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聚焦2025年省两会

【聚焦全省两会】集体提案快报|关于加快完善我省战略性矿产探产供储销统筹衔接体系的提案

2025-01-20 11:29:32  来源:

1月1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开幕。农工党四川省委会聚焦中共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四川社会发展大局,精心选题、扎实调研,会议期间提交了12篇集体提案,涉及医药卫生、能源安全、心理服务、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加快完善我省战略性矿产探产供储销统筹衔接体系的提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完善战略性矿产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和衔接体系”。四川作为资源大省、国家发展的战略腹地,肩负全国能源资源保障重大政治责任。

近年来,全省大力推动重要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已发现矿产136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00种,如锂等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第1,钛储量居全球第1,钒储量居全球第3。积极探索建立“矿业权出让收益分享激励机制”,大力推动钒钛磁铁矿、稀土、磷、石墨等7个矿种省级战略储备基地及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质效提升,2024年实现矿业权出让收入110余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速19.3%。但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体制机制“堵点”仍需打通,信息共享、统筹管理、衔接协调方面有待提升,基础地质工作薄弱,投入还有待加强;二是科技创新难点仍需突破,科技增储支撑不足,低品位、难选冶、共伴生矿产及尾矿资源等综合利用技术水平还不高;三是产业发展“卡点”仍需破除,资源保供能力不足,省属国企对战略性矿产资源控制力较弱,资源优势与产能政策还不匹配,存在供应安全风险。

为此,建议:

一、用好改革“关键招”,激发资源活力。一是强化统筹衔接。统筹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生态环境、水利、林草等部门建立战略性矿产资源省级联席机制,进一步优化勘查开发环境,提升审批服务效能,统筹推进综合开发利用。二是加强找矿突破。加大基础地质调查投入力度,助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技术和装备更新,出台矿产资源勘查领域专项资金支持计划、找矿成果奖励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鼓励国有地勘单位、国有企业以及具备资金技术实力、下游产业带动性强的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找矿,在出让时给予适当优先支持,提升我省对战略性矿产资源的话语权、主动权和控制权。三是优化资源管理。制定系统、前瞻的战略矿产资源规划,推进矿产资源持续利用代际公平;加大油气、锂、钴、稀土、石墨等战略性矿产的调查评价力度,推进战略矿种勘查结构调整和勘查布局优化;探索涉矿综合利用的资源税减免政策,探索招标、拍卖、挂牌或“最高限价+综合评分”等竞争方式出让,支持省属国企依法优先取得战略性矿产矿业权,探索建立地方、地勘单位、企业等“多方”利益共享机制。

二、下好创新“先手棋”,夯实安全基础。一是强化基础研究。加大找矿技术研究投入,积极争取在川自然资源系统重大科研项目立项,加强以成矿规律研究为主体的科学找矿方法理论研究和科技创新,推动紧缺性矿产资源的替代技术研究;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四川联合基金,支持四川组建三稀、钾锂等勘查开发利用;建立省级和地方两级储备体系,加强储备基地建设;加强数字找矿、中深部矿产勘查、空地一体化勘查等技术运用,推进找矿勘查向绿色、高效、智能迭代。二是强化技术攻关。积极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攻关计划相对接,系统布局实施省级科技攻关项目,育优高能级创新平台,建立联合攻关长效机制,打造产学研用创新联盟,在低品位、难选冶、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尾矿循环利用以及精深加工、新材料产品开发等关键领域加速推进技术攻关。三是强化队伍建设。支持资源优势突出的地方政府加大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育强一批战略性矿产资源研究领域的高端领军、青年拔尖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完善高层次创新人才梯队激励机制。

三、谋划圈链“突围法”,提升产业质效。一是优化产业布局。编制锂、钴、稀土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等单项规划,确定重点勘查区域和开发项目。制定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发展计划,引导地方错位发展、有序投产;加大绵阳、广元、阿坝锰矿开发支持力度,争取紫金矿业在川落户,协调稀土采冶分指标向四川倾斜,争取国家在川布局千万吨级战略性钢铁产业。二是提升产业能级。培优重点企业、打造单项冠军产品,做强一批百亿级、千亿级优势产业;积极推进我省钒钛、稀土等产业向中高端聚集,提升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三是做优韧链强群。打造代表性产业链条,推动国家级产业集群在川创建,推动产业链向资源端、产品端延伸,加强产业链条整体韧性;加快推进产业园区提档升级,打造上下游一体化循环发展体系,支持园区瞄准主导产业错位发展、特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