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聚焦2025年省两会

【聚焦省两会】农工党界别小组热议两院工作报告

2025-01-23 16:39:57  来源:

2025年1月22日,根据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日程安排,农工党界别小组召开会议,围绕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进行讨论。

李家伟:一是构建法治环境改善评价指标、居民法治素养评价指标,进一步做好“法律七进”工作,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水平。二是推进智慧法院建设,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三是省检察院工作报告增加关于反腐工作相关内容。

龚 波:一是对民办幼儿园和托管所进一步加强约束和监管,建立保障机制,杜绝“随意跑路” 。二是进一步加大对个人信息泄露行为的打击力度,遏制各类骚扰电话。

钟 怡:“两院”报告体现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理念,展现了司法机关在服务四川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议:一是省高院在预付式消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等民生领域进一步加强司法保障,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川酒、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完善相关地方立法和协同保护机制。三是省检察院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与法治教育,持续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工作,深化法治进校园活动,通过“一站式”办理等措施提升司法服务的便捷性和有效性。

蒲春天:一是规范全省法院各业务庭职责分工,加强上下级法院业务庭的对口业务指导,改变一些地方法院内设业务庭审判业务职责分工混同、法官审判案件的专业化分工不强、上下级法院业务庭对口指导不力的现状。二是加强法官、检察官专业性专家人才培养,培养一批骨干领军人才,保持法院、检察院内部不同类别专业队伍的相对稳定,岗位调整要注重专业人才培养的持续性。

刘剑平:近年来,法院、检察院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平安四川、法治四川建设卓有成效。建议对醉驾、酒驾的法律处罚目的进行深入思考,避免“一刀切”和过度处罚,更好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何佳:一是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优化“法治副校长”责任制,通过开展法治讲座、模拟法庭等活动,让青少年从小树立法治观念,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二是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对涉罪未成年人“宽容不纵容” ,持续推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协同发力,深化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综合履职,让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日臻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格局逐步健全,未成年人保护社会力量更加充实。

邱 明:聆听了“两院”报告,总体感到过去一年, “两院”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民生改善、建设更高水平法治四川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成绩可喜可贺。建议:一是省高院持续做好破产案件的审理工作,支持更多企业破局重生。二是省检察院持续做好环境保护、古树名木保护等公益诉讼工作,助力美丽四川建设。

冯昌安:一是加大对恶意传播传染病的打击力度,公检法要与卫生防疫系统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对明知身患重大传染病仍然进行有传染风险行为的情况严厉打击。二是重点关注家暴举证难问题,有效解决家暴起诉立案难问题。三是加强对犯罪后未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的矫正工作。四是加强对地方立法的检察监督,科学有效评价地方立法质量,促进地方高质量立法。

赵朝晖:“两院”报告通篇贯穿习近平法治思想,语言生动,直击人心,是有高度、有温度的好报告。建议:一是加强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行业领域的深度交流,加深对重大改革任务的理解把握,利用好行业专家的专业研判,更好实现案件公平审理。二是持续加强法院基层队伍建设和普法力度。三是推动地方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管理,以及省市县三级监管责任履行到位。四是“两院”应树立前瞻性和“治未病”意识,更好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张 方:一是检察院报告中法律术语要更加精确,如将“校园霸凌”表述为“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 。二是检察机关作为“校园心理健康工程”的重要参与单位,希望发挥更大作用。三是法院在保障胜诉权益方面要更加着力,及时告知执行程序,保证执行公平公正。

何 山:“两院”工作成绩可圈可点,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建议“两院”参考部分市(州)做法,在工作报告中增加全年向省委、政法委报告工作次数等相关内容,更好体现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

(摘编:李佳璟 张代军)

(审核:桑 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