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万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首次超过50%,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突破万亿元,货物进出口额增长30%……1月14日上午,在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上,列席会议的省政协委员们听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组组数据,倍感振奋。这一组组数据是我省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最有力的佐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提出大力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实施全面开放合作战略,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这次省两会期间,高质量发展成为与会者共同关注的话题。
在区域协作中共进
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是新时代解决四川协调发展问题的重大举措,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我省区域之间的联系、合作和融合。省政协委员、农工党西南财经大学主委、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毛中根表示,成都在生产性服务业、航空枢纽、高端研发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应积极发挥“主干”优势,引领和带动其他区域发展。
过去一年,成都的“主干”作用日益彰显。成都与20个市(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促进川南、川东北、攀西地区及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市(州)之间签署25个合作协议,在基础设施、产业体系、生态环境等方面共建共享。
在全域开放中共赢
“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是拓展我省发展空间的重大战略谋划,不少委员关注到去年底建成通车的川藏铁路成雅段。省政协委员、农工党员、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助理王晓茹委员表示,川藏铁路建设既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也是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历史机遇,应把握川藏铁路服务地方发展的机会,系统做好经济发展、环保及脱贫工作的中长期规划。
记者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我省2019年将加快推进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铁路项目。在扩大开放合作方面,将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四川政协报》1月15日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