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19年四川将深入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等重大部署,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建设这个话题关系区域发展和百姓生活,成为两会热点。1月13日,四川在线“民生直通车2019年四川省两会特别报道”特别邀请到省政协委员、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蹇依,畅谈2019年四川陆路、水路建设新进展,以及绿色出行新方式的更新迭代。
蹇依(中)接受采访
“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年底实现
2019年春节将至,能有一条平坦宽阔的道路通到家门口,是不少在外打拼的老百姓的迫切愿望。
“5年以前,四川除成都平原区以外,大部分山区的县道和乡道基本是泥泞土路,晴通雨阻、冬季和雨季断道。老百姓要走出家乡很困难,山货土特产也运不出来。”谈及5年来四川乡道、村道的改善?蹇依感慨道:“新(改)建了农村公路14.4万公里,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比例达95%以上和88%以上。”
此外,2019年四川要新(改)建农村公路2万公里。蹇依透露,今年底,四川将全面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为民众提供安全、畅通、舒适的通达家乡之路。
未来川东北适水货物出海不再绕行重庆
近年来四川加快推动绿色水运发展,在南向进入长江的货运通道基础上,去年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支持达州建设秦巴地区综合物流枢纽,开辟经达州至万州港进入长江的货运出海新通道”。
“开辟经达州至万州港长江出海新通道是四川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深化长江经济带建设,推动‘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打造内陆开放经济高地的重大举措。”蹇依认为:“这条航线开通后,适水货物就不再需要绕行到重庆了,这对我省尤其是川东北地区适水货物的运输极为有利。”她也透露,这条货运出海新通道,目前实施方案主要为强化达州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协同重庆强化万州港发展优势,以及提升达万联系通道通达通畅水平。
助力交通可持续发展 需增强自觉意识
近年来,一些新兴的出行方式和共享交通理念带来的“绿色出行”潮流在全社会兴起。“我们交通建设者,也是受益者。”针对这一话题,蹇依建言不少。
当下,解决城市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的利用率很高,蹇依也很关注。她表示,共享单车的投放,地点、数量、时间及回收修理等都较一年前改善很大。她倡议:“我们既是共享交通的使用者,也是受益者,要增强自觉意识,从自己做起,让这个新生事物能够真正可持续发展。”
(《四川在线》1月14日 记者:田珊、邓童童;摄影:华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