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青少年的普法教育,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那么,如何让法治文明真正入脑入心、如何让青少年普法教育的成效实现最大化呢?在今年的全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农工党四川省委委员、四川博绅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凊表示,目前多数学校在学生的文化教育上花了大力气,但是对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视还远远不够。
“通过调研后我发现,学校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对法治教育的重视还不够。所以,我想通过我的提案能够促使学校引起高度的重视。”李凊认为,重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应该从改变传统法治教育的载体、形式及内容入手。以往,学校的法治教育大多以平面宣传为主,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在互联网时代,学校可以考虑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载体,运用漫画、短视频甚至普法机器人等创新形式去推广法治教育。
“我考虑的就是我们可以利用新媒体的方式,我们可以用网络卡通人物或者法治机器人,在我们微信微博、或者app上面去做宣传,用一些动画动漫的方式去普法。”另外,李凊还表示,学校还应强化与律师之间的沟通合作,让“律师进校园”成为普法教育的常态化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