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桦:农工党资中总支副主委,资中县人民医院大外科护士长
临危受命,积极备战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资中县人民医院紧急调整,由余桦全面负责护理部工作。
临危受命的余桦像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迅速制定新冠疫情的护理工作应急预案。挑选出34名经验丰富、业务熟练的优秀护理人员,组成新冠疫情应急成员库,进行防控知识培训,开展了新冠肺炎诊治、防控应急处置实战应急演练。
余桦(中)开展防控知识培训
人员储备工作刚完成,余桦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双河感染病区,为规范隔离病区做准备。各项准备工作迫在眉睫,余桦将必备物资及各种仪器设备一一统计在册,经多方协调,终于将80余种物资全部备齐,为抗击疫情做好了充分的物资准备。
疫情来袭,迅速行动
1月23日,资中县首例新冠疑似患者收治到双河隔离区,余桦从应急成员库中挑选出5名业务精英组成护理团队,连夜赶赴双河隔离区。第一次面对凶猛的病毒,每个人的心里都或多或少有些紧张,为了消除大家的担心,余桦随车将护理团队送到双河隔离病区,一路为她们加油打气。到达后,再次现场指导穿脱防护服,陪伴她们做好所有防护工作。一切安排妥当,已是大年三十凌晨2点。
来不及休息,余桦又赶回县人民医院,搬迁改造隔离病房。随着疑似病例被确诊,人民医院党委行政当机立断,下达了将内科大楼整体搬迁并改造成隔离病区的指令。共涉及9个病区要实行大搬迁。
余桦(左四)为进入隔离病区护理人员鼓劲
时间紧,任务重,余桦和姐妹们没有一丝抱怨,马上开启了新一轮的病员运送、物资搬运等工作。内科大楼共6层400个床位,其中,危重病人的迁移,成了搬迁工作的重中之重。护士们两人一组,将患者信息核对无误后,协力将患者抬上平床,在运送过程中还要监护各项生命体征。到达接收科室后,与接收人员一对一完成患者接收工作,确保患者转运工作准确无误。在紧张的搬迁过程中,面对有些病人的不理解,护士们依然耐心解释安抚,对行动不便的患者施以援手,使得患者最后纷纷理解并配合搬迁。
在整个搬迁工作中,余桦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带领大家克服种种困难,统筹指挥两栋大楼9个病区圆满完成了搬迁工作,同时做到了零投诉、零差错,为改造隔离病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迎战疫情,构建堡垒
内科大楼搬迁才结束,余桦还来不及喘口气,又火速冲进隔离病房分区工作中,将隔离病区分为ICU负压病房、确诊区、疑似区、诊断不明区。还根据疫情实时变化,对隔离病区的楼层进行调整,做到合理有序的将病员收治到相关区域。
随着疫情形势的不断严峻,余桦再次精心挑选20名护士扩充应急成员库,将应急库成员分为4个梯队,随时为疫情工作的调整变化提供人员和技术支持。医院按疫情防控新要求抢建出发热门诊后,护理部联合院感科、防保科立即修改制定工作制度和流程,紧急抽调了9名护士,就防控知识和技能对其培训、考核,按规投入到发热门诊的筛查、采集运送标本、护送病人检查等相关工作中,为此项工作多加了一道安全屏障。
余桦(右二)在安排护理工作
疫情阻击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各地宣告医疗物资紧缺。如何有效合理使用防护物资,既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又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成了迫在眉睫的难题。余桦立即建立了医疗物资领用台帐,大到每套防护服、小到每个口罩,都必须对应到每个使用人员,签字方能领取。严格的管控措施,让好钢都用在了刀刃上,有效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舍弃小家,坚守前线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余桦每天早上7点就到岗,一直要忙到深夜才回家,顾了大家,却顾及不了自己的小家。余桦的妈妈腿摔断了,她却不能在家照顾,只能依靠老公带病照顾。为此她深感愧疚,余桦说:“疫情当前,只有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防范于未然,坚守住后方的大本营,才能让前方冲锋的战友们安心打仗,这样势必会对家人有所忽略,但他们都能理解和支持我的工作,所以,我有信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作为疫情防控护理队伍指挥官,余桦从1月21日至今,共参加各类疫情会议32次,调配护理人员26次155人次;培训考核护理人员疫情防控相关知识8次,共培训考核1490人;参与病区搬迁工作9次,转运病人347人次,搬运物资120次;督查护理人员防控工作落实情况及了解患者病情26次。疫情期间,她打接疫情工作电话达3000余次。这一串串单调的数字背后,是余桦惊人的工作量。正是有了她这种忘我精神,为医院在短时间内具备收治确诊病例和隔离疑似患者的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资中县人民医院的疫情防控一线,还有许多像余桦那样的农工党党员,他们被称作同心“抗疫人”,无论多苦多累,总能用温暖的双手和圣洁的心灵,去挽救垂危的生命,驱散患者身心的痛苦。她们甘于牺牲,默默坚守,以实际行动展现了统战成员的责任追求和价值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