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颖:农工党员,博士,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心血管科主治医师,第四批四川援鄂医疗队队员
战地日记 2020-02-07
听闻一名医疗同行的辞世,朋友圈的气氛十分沉重。我也收到了各种叮嘱安全的消息,心情难以平静。当我看到黄雷队长朋友圈的一首小诗时,我便重新整理情绪、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今天上午的任务是启程前往位于“武汉客厅”的东西湖区方舱医院进行实地演习。
我们前天(2月5日)早上7点乘坐火车达到武昌站,到目前一直忙碌的做战前准备。而所有的这些准备,都是为了真正上战场的时候,在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帮助更多的人。
我所在的四川国家紧急医疗救援队,以四川省人民医院为主体,是作为国家层面建设的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在来武汉的路上,陈康队长自豪的对我们说:“我们这支队伍,不管是从救治技术、医疗装备、人员组织、应急反应能力和快速部署能力,在中国所有救援队里面都是最快速的,最有经验的,最有干劲,也最能打的。”队里的好多前辈都是见过“大世面”的,多次执行过国家应急队的救援工作,如芦山地震、尼泊尔地震、九寨沟地震等。
经过两天的培训,我越来越相信我们的团队了。“加入国家队,我很光荣,更是安心;作为新队员,我要多学习;只要按照队里的规则行动,就不会有事的”。我对妈妈说。我妈也叮嘱我:“这次支援武汉,最幸运的就是跟着国家队,所以要留心多学习,要做记录。你还年轻,经过这一次实战,可以为以后处置各种应急情况提供经验。”
两天时间,为了做好卫生防护,我们达到驻地后做了一系列的工作。
首先就是对驻地环境进行全面消杀。将房间分为污染区、缓冲区、清洁区,每个区域衣物放在哪里都有标记。把酒店大厅也作了检查台、消毒区、清洁衣物区、外出衣物区,换鞋区、小件物品消毒台等划分。然后制定了详细的出入流程,明确了队内纪律,包括不能会客、不能接触外来物品和人,队友之间必须保持1.5米安全距离,公共场所必须戴口罩等。达到的当天下午,我们请了第一批就来武汉的、省医院院感的向钱老师,传授疫区工作经验,指导穿脱防护服。第二天上午,国家卫计委的专家又来指导工作和考核,以求全员过关。
今天上午到方舱进行全流程演习,我们在引导员带领下,先到穿防护服的帐篷、了解进舱路线,然后是诊区分布,我本人登录操作了医嘱系统,明确如何脱防护服出舱。队友和我都拍了一些照片以便回来后做预案。因为一旦开舱收病人(确诊新冠的轻症病人),就必须穿防护服才能进场了,防护一旦不到位就有感染风险。我们是5个医生一班岗,6个小时一更换,A区设置了614张床位,所以每个医生要管理100多个病人。
我们总说“上战场就不怕牺牲”。但这一次,必须要“怕”,为了队友、为了家庭、为了所有需要我们、关心我们的人。这个“怕”,是“敬畏规则、尊重生命”。
现在是2月7日17:00,我们的第一班医生已经到达方舱。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