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要闻动态

景世刚:科技撑起防疫“安全伞”

2020-03-20 09:59:13  来源:四川政协报

《四川政协报》微信公众号3月19日《科技战“疫” 四川交出“硬核”答卷》报道了该报对农工党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省政协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景世刚的专访:

访谈嘉宾:景世刚

 

记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科技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景世刚: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每次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科技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发生以来,四川成立了科技攻关组,开展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工作,在检测试剂、疫苗、药品、治疗方案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其中检测试剂等作为科技部的重点项目,在支持武汉抗击疫情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们的远程诊疗服务通过整合优质资源,解决了基层医疗力量薄弱的问题,为基层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我们的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政府研判决策、部署防控体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的行踪轨迹进行数据分析,助力线上线下布防、基层社区管理。非接触式的测温设备、健康码等科技产品也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记者:您认为我省如何强化科技支撑,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景世刚:在这次疫情中,科技力量撑起了防疫的“安全伞”,为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很多科技成果将继续发挥作用,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我们应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科技研发攻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科技支撑。要加大科技攻关成果的转化应用,例如在学校、医院、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用好红外测温安检等科技成果,提高疫情防控能力。要加强基层公共卫生防控体系规范化、科技化、信息化建设,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织密织牢第一道防线。面对疫情特殊时期催生出的新产业、新业态,应加强新内容、新领域的科技攻关,引领和支持检测仪器、电子元器件、传感器等相关产业链发展,不断丰富“5+1”现代产业体系。要加快人工智能、信息化大数据的推广应用,发挥好电子政务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