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要闻动态

四川援助武汉医生程晓伟:最想拍一张全家福

2020-04-09 17:22:23  来源:界面新闻

程晓伟:农工党员、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副主任医师,攀枝花市首批援鄂医疗队医疗组组长。2月9日上午,程晓伟与同为农工党党员的刘丽随攀枝花市医疗队(40人)驰援湖北抗击新冠病毒肺炎。3月17日下午5时许,程晓伟与刘丽随顺利完成驰援任务,平安凯旋。

 

对程晓伟来说,这是一次永生难忘的经历。

 1.jpg

出征

2月9日傍晚,程晓伟乘坐的航班抵达武汉,和他同行的还有其他来自四川11个市州的303名医务工作者,他们是四川第六批援助武汉医疗队。接下来,他们即将在这里执行一项必将载入史册的任务。“英雄机长”刘传建是执行此次飞行任务的机长,飞机降落前,乘务组成员眼含泪水地向医疗队员们深深鞠躬。

在媒体的相关报道中,四川医疗队被称为“川军”,而知道即将启程武汉时,程晓伟内心也有一种军人临危受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是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的副主任医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每天都密切关注疫情中心的情况,看到武汉医生短缺,亟需各省医疗援助,第一时间申请上前线。

申请前往武汉的事情,程晓伟没有告诉家人,直到出发前的深夜,他接到了出发命令后,同在一所医院工作的妻子才得知了这个消息。程晓伟不想让妻子担心,妻子也很默契地没有流露过多情绪,只是跟他说了句:“放心去吧,家里有我。”

程晓伟的父母80多岁了,平常的生活重心就是帮助程晓伟夫妻带两个孩子,大女儿7岁,上小学一年级,小儿子还只有一岁半,正是离不开人的时候,由于都是医生,日常工作繁忙,夫妻二人并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家庭。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程晓伟和妻子都在医院轮流值班,很少回去。

程晓伟在出征仪式上发言.jpg

程晓伟在出征仪式上发言

临出发前,妻子把消息告诉了老人,程晓伟的父亲当过兵,一辈子硬气,也只是打电话过来说让他好好工作,不要挂念家里。在出征仪式的告别现场,程晓伟听着父亲的嘱咐,没忍住,哭了,他听出来父亲在强忍着哽咽。

程晓伟自认不是太感性的人,但是这一次出征,以及接下来在武汉工作的38个日夜里,他却数次落泪。

 

进舱

到达武汉后,按照上级指令,程晓伟担任四川第六批医疗队驻武汉便捷酒店医疗专家组的组长,攀枝花市医疗队第一小组的组长,负责整个驻地和方舱内的医疗安全。团队重新整编后,程晓伟所带的队伍有120人。

2月11日深夜,医疗队接到进舱命令,虽然做了多年呼吸与危重症医生,对于相关的防护流程并不陌生,又前后接受过几次院感培训,但是真到要进舱时,程晓伟的内心仍然有些忐忑,他明白这次战役的严峻,在内心深处多次告诉自己,不仅要尽力救治患者,也要确保每一位队员平平安安的回家。

程晓伟和医疗队员们.jpg

程晓伟和医疗队员们

从驻地出发前,程晓伟主持了进舱前最后一次培训,再三强调了自我防护的重要性。因为队伍里有很多90后,这些年龄比他小很多的队员,常常令程晓伟想到自己年轻的时候,他把他们当作弟弟妹妹看待,一想到这些孩子在家中都是父母的宝贝,他就会提醒自己对他们要再严厉一些。

“医务工作者都会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特别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很多年轻人我能感受到他们的热血,他们甚至会觉得这次来执行任务,自己就是一名战士,充满了斗志,要来拯救武汉人民。这种时候,我就怕他们因为热血,因为这种情绪上的东西而疏忽了自我防护,我就要做那个教鞭,让他们思想紧绷起来。”程晓伟说。

2月11日凌晨两点,程晓伟和医疗队的119名队员正式进驻汉阳方舱医院,这座方舱医院是博物馆改造的,一眼望过去是整齐划一的白色格子间,共设960张床位,分为AB两个病区,由山东医疗队和四川医疗队共同管理。程晓伟分管的B区又被分为24个单元,可收治480名患者。医护人员按照一线医生、二线医生、护理人员等进行严格分工。

来不及多想,医疗队需要马上投入到工作中去了,门外,来自附近社区的确诊患者正在等待收治。程晓伟属于二线医生,负责整个医院的安全工作,同时,他也担任着接、分诊患者的工作。这意味着他是患者进舱后首先接触到的医生,站在分诊台前,程晓伟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按照他的话说:“十几年的老医生了,没有什么紧急情况是适应不了的。”

询问病情、给病人编号、分配病区……每个病人,程晓伟都要一直护送到相应的床位后才会离开。“我站在那里,看到患者提着简单的行李一个一个走进来,当时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因为患病,他们身体状况大多虚弱,但是得了这个病,只能一个人来,也不能有家属陪同,其实很多人的家属可能也在其他医院接受救治,一想到这些,就觉得他们真的太不容易了。”程晓伟哽咽道。

到最后离开武汉,他所在的医疗队一共收治110名患者,管理和共同参与管理的患者人数达506人,分诊310人,出院的患者319人,转院的患者187人。

 

医患

分诊的工作给程晓伟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他自认不是一个感性的人,但是从进舱的第一天起,内心就被这些患者一次次触动,有时是一句话,有时是一个动作。他说,在武汉的38天,他感受到了从业以来最好的医患关系。

程晓伟可能永远也无法忘记,一位阿姨在分诊台前对他说的一声“抱歉”。

进舱第一天,程晓伟在分诊时遇到一位阿姨,在简单的对病人情况做了询问后,阿姨关切地反问他:“你来这里做这些工作,你的家人知不知道啊?”程晓伟回答说家里人都知道,也很支持他,这时候阿姨却沉默了一下,然后抬起头看着程晓伟的眼睛,对他说:“真的很抱歉,在这大过年的时候,你们没办法和家人团聚,还要来这里帮助我们。”听到这句话,程晓伟的眼泪一下就流出来了,护目镜很快模糊了。

工作中的程晓伟.jpg

工作中的程晓伟

程晓伟了解到,这位阿姨已经65岁了,儿子和儿媳带着孙子在家隔离,她的老伴儿被收治在武汉市第五人民医院的重症病房,此后,程晓伟时常会去给这位阿姨一些鼓励,希望能从精神上给她一些支持。

由于患者人数较多,程晓伟每天的工作量也很大,没有太多时间和患者做更多交流,按照规定,医护人员进舱时不能带手机,程晓伟就将微信号留给患者,一般结束一天工作回到驻地后,程晓伟会第一时间查看微信消息,和患者再一一交流。

在二线查房时,程晓伟遇到一位患者,职业是教师,加了微信后,这位患者时常会跟他分享一些自己的感受。3月3日,这位教师病愈出舱,特意给程晓伟发了一条微信,内容是他自己创作的一首诗:“

武汉人民一定会感谢你!

我以后会告诉我的学生,

2020年初有你们这样的一群人,

逆流而行,为民搏命。

你们是伟大的,永远留在武汉人民的心里。

你们是英雄。

历史也一定会铭记,

无数的白衣天使以不同的方式在逆行,

大义凌然,视死如归,

不眠不休,夜以继日。

从死神的手中抢回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你们看着战友倒下,

也只能擦干了眼泪又继续拼搏。

无数的你们让钢筋水泥的丛林变得温暖。

无数的你们教会了更多的人如何去爱。

无数的你们守护到了祖国大地,冬暖花开。

这一幕幕让我们如何能忘记?

就如同我们从未忘记我们是伟大民族的子民——中国人!

 

程晓伟读完后非常感动,他把这首诗摘抄了下来,留作纪念。

除了管理入院患者,程晓伟还要负责安置转院病人,方舱医院收治的是轻症患者,病人如果需要转院,也就意味着病情的加重。每当遇到需要转院的患者时,程晓伟都会给予他们更多关心,并且会一直护送病人到对口医院,安置妥当后才会离开,他希望这些病人不要觉得是自己一个人在孤独的对抗病魔。

3月4日,一位转院患者需要转院到武汉市第五人民医院,程晓伟一直陪伴到入院手续办完,分别时,患者转身离开的时候,却又突然转过身来,程晓伟看他的动作,像是想和自己拥抱一下,他下意识的伸出手,这时候患者却犹豫了,马上退后了几步,跟他说了句:“不能这么亲密,你要离我们远一点,我们也希望你们都能平平安安地回去。”

程晓伟看着穿便装的患者,再看看自己的防护服,手上的双层防护手套,那一刻,眼前的患者让他尊重。这样的时刻在方舱的每一天都在上演,让程晓伟时时刻刻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他敬佩这些身患疾病,却乐观感恩的普通武汉人民,“他们很难很难,却也特别伟大。”程晓伟说道。

 

家书

进舱工作时,程晓伟每天6:30就要起床,洗漱完毕后就要抓紧时间吃早饭,有时候这顿早饭就是他一天仅有的一餐,由于进舱后防护需要,一般医生都要连续工作6个小时以上,期间不吃不喝,防护服里一般会穿上成人纸尿裤,为了减少排便,他这一餐也只是吃点馒头、花卷,不敢多吃。

7:00,医务人员会统一乘坐大巴前往方舱,到达方舱的时间一般会在7:20左右,医护人员需要马上开始准备穿防护服,穿脱防护服对程晓伟他们来说是一个大工程,一次穿脱一般需要花费20-30分钟,正式进舱前,院感老师还会对他们进行一对一多次检查,确保防护不出纰漏。

按照规定,一个班次上六个小时,但是程晓伟记忆中从来没有准点交过班。最晚的一次是程晓伟上大夜班,正常的值班时间是凌晨2:00到第二天早上8:00,但是回到驻地酒店洗漱消毒后,时间已经是下午的4:00,由于院感有严格的要求,期间十四个小时他都没有进食。

前线的工作很辛苦,难得的休息时间里,程晓伟会跟家人视频,在医疗队的群里和大家聊聊家常,家乡的美食一般是最容易引起共鸣的话题,大家有时候会畅想一下疫情结束后最想吃的东西。

但当被问到疫情结束后最想做什么时,程晓伟的回答却不是美食,他最想做的事,是和家人拍一张全家福,他要把这张全家福永远保存在手机里。这一次到武汉抗疫,程晓伟才意识到家里竟然没有拍过全家福,这次回去,他一定要把这个缺憾补上。

大学毕业后,程晓伟就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工作,一干就是二十年,如今,他是呼吸与危重症科的副主任医师、医疗组长,平常既要上临床,又要带团队,很少有时间能够在家陪伴父母孩子,他的一切时间都投注在医学事业上。

程晓伟喜欢阅读,是那种一开始看就停不下来的,他认为这样会使他的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在工作上,所以他不敢买文学作品,闲暇读的书最多也是医学书籍。前两年,程晓伟开始健身,现在能够保持每周到健身房两三次,但是说起他健身的原因,竟然也是因为觉得自己体力变差,不能更好地从事临床工作,才开始养成的习惯。

专注于工作,投注在家庭的时间自然有限,这次到武汉抗疫,程晓伟才突然感受到大女儿已经不知不觉间长大了,七岁的她已经开始体谅父母的辛苦,懂事的向他保证会帮着妈妈照看弟弟。

更让程晓伟感动的是,在武汉的时候,他收到了一封女儿手写的家书,女儿在信上说:“爸爸你好,爸爸好久不见了,我和弟弟都想你了,爸爸你身体好吗?工作顺利吗?现在我每天上完课写作业。还帮着妈妈带弟弟,今天我学做鸡蛋饼,等你回来我就可以做给你吃了。你是我们的骄傲,也要保重身体,平安回来,我们等你回家。”

“信的下面女儿画了一幅画,内容是一面国旗,他跟弟弟两个人举着,是我们出征的时候,我接过了攀枝花市交给医疗队的队旗,队旗上面写的‘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在驻地酒店读着信的内容,程晓伟感慨万千,他也在心中暗暗发誓,回去以后一定要多拿一点时间陪伴孩子。

 女儿眼中的爸爸.jpg

女儿眼中的爸爸

3月17日17:30分左右,程晓伟所在的四川省第六批援湖北医疗队303人分别乘坐由武汉飞往成都的国航CA044和CA042航班相继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返回后,医疗队直接由机场前往仁寿县黑龙滩长岛天堂州际酒店进行隔离休整。

2月9日抵达武汉,四川省第六批援湖北医疗队累计收治患者506名。医疗队队员来自全省11个市的72家医疗机构,是全省派出的总人数最多、医疗机构组成数最多、覆盖市州数最多的一支医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