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要闻动态

【聚焦省两会】农工党界别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三)

2020-05-14 15:55:18  来源:宣传处

5月10日,担任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的农工党党员满怀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展开热烈讨论,并针对百姓所关注的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内容咨政建言、参政议政,为四川发展群策群力。

 

刘玉萍(省政协委员、省直工委副主委、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一是2020年的最大挑战是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经济困难,为此应提出更有力的经济发展政策措施。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增加投入,特别是给予一些低息贷款以支持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渡过难关。降低企业税收,切实降低企业压力,让企业活下去。二是关注疫情带来的失业危机,维护社会安宁。配套对企业的支持,降低失业率。鼓励创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三是进一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人才激励机制和孵化激励机制。

 

李凊(省政协委员、农工党四川省委委员):

新冠肺炎疫情大考面前,省委应对有力,政府防控有效,增强了打好疫情防控战的信心。为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目标,建议:一是制定和完善帮助企业转型、复产、稳产的有力措施,进一步出台稳岗就业、对中介及服务行业减税等政策。二是坚持依法防控,做好普法宣传,《传染病防治法》《出入境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还需大力宣传,促使全民知法、懂法、守法。三是通过地方性立法弥补公共卫生立法中的不足。

 

蒲春天(省政协委员、农工党达州市委主委、达州市政协副主席):

一是大力支持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建立川渝两省市领导挂帅的统筹发展推进机制,成立联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规划、交通、产业等相关工作组,高起点编制建设规划,推进交通网络直连直通、产业发展协作共赢、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大相关政策扶持倾斜力度。二是开展绵阳—阆中—达州—巫溪—襄阳通道研究,将其纳入国家、省“十四五”交通专项规划组织实施,全面强化成都平原经济区与武汉城市群经济交流合作,拉近四川与华中、华东平原城市群联系,突破单一沿江通道经济发展格局。三是大力促进民营医院健康发展,创新发展模式,探索通过建立医联体等模式,推动民营医院提档升级,创建精品医院。同时要完善扶持政策,宽松发展环境,强化依法监管,净化市场环境。

 

沈其霖(省政协委员、农工党绵阳市委主委、绵阳市政协副主席):

一是立即行动,在公共卫生方面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健全完善三个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急物资保障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每个医院都应该完善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的硬件设施和流程再造,省一级建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市县都要建传染病医院,传染病医院都应该坚持中西医并重。二是关爱关心医院和医务人员。希望财政给予补助,以维持医院正常运转。对参与新冠肺炎一线救治的医务人员,补助奖励政策应该统筹兼顾缩小差距。三是小组讨论应增加政府部门相关人员列席会议听取意见。

 

姚进(省政协委员、农工党四川省委副主委):

政府工作报告有两项标志性成果,一是疫情防控、经济社会恢复取得战略性胜利。二是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的“两个翻番”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重大进展。建议:疫情是世界性的,将对经济和社会产生极大影响,特别是外需、产业链调整将有巨大变化,应早做预判和预案,确保2020年工作目标实现,要加强我省“十四五”规划编制,注重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强调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益相结合。

 

何苹(省政协委员、农工党德阳市委主委、德阳市副市长):

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接地气、鼓士气、提信心。建议:一是积极建立常态化扶贫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二是进一步强化基层治理能力。三是进一步加快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步伐。四是积极关注疫情后师生的心理健康。

 

张永(省政协委员、农工党内江市委主委、内江市政协副主席):

全省加快推进复工复产,经济复苏效果明显,对四川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信心。建议:一是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二是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健全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

 

何山(省政协委员、农工党宜宾市委主委、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

按照地域紧邻的原则,合并有关医院,配备强教研力量,促进中西医结合发展,推动地方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摘编:邹方杰李佳璟)

(审核:庞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