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焦点
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又给凉山出了一道“加试题”。
如期啃下凉山这最后一块“硬骨头”,怎么干?省政协委员、农工党西南财经大学支部主委、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毛中根为凉山脱贫攻坚建言献策。
最有效途径:发展当地特色产业 让群众稳定增收
易地扶贫搬迁,搬迁只是第一步,还须做好“后半篇”文章:
发展产业是实现贫困人口稳定增收的根本之策。种得出,更要卖得掉。“‘以购代捐’是有力杠杆。”在毛中根看来,比起直接补助,“以购代捐”更能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产品能卖出去,而且卖得还不错,农民更有干劲。”
就业是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最有效手段。“凉山老乡间语言相通、习惯相同,抱团打工很容易。”对于劳务输出,毛中根建议,充分发挥“老乡经济”优势,培养劳务经纪人,通过经纪人组织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