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农工党四川省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作为,发挥优势,组织广大农工党员投身到抗疫战斗最前沿,有力有序推动中医药全面参与,在中医药研制和疗效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四川农工党速度”和“四川农工党力量”:
1月21号,农工党四川省委第一时间向农工党中央报送了中医药角度战疫建议并被全国政协采纳;1月24日,农工党党员刘方柏在国内较早提出新冠肺炎治疗中对“湿毒”的诊断;1月26日,乐山确诊首位新冠肺炎患者,农工党党员第一时间赶赴红区,为他制定中医治疗方案……
2月14日,四川省成为国内首个将国家中医药局推荐使用的清肺排毒汤作为医院制剂配制使用,并允许调剂使用的省份。“清肺排毒合剂(新冠1号)”等三种中成药第一时间被批准在全省调剂试用,并临时纳入医保报销。2月24日,“新冠1号”就已在四川治疗新冠肺炎确诊患者151例,服用“新冠1号”以后有30例治愈出院,36例症状消失,59例症状改善,还有11例症状平稳,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
四川农工党党员、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张志鸿正是“新冠1号”的研制成员之一。和张志鸿一样在中医药战疫前线闪耀着中医药战疫“光芒”的四川农工党员还有很多。
张志鸿(中,手拿资料者)参与发热疑似病人的会诊
农工党四川省委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之初,便立刻进入战斗状态,迅速组织党员抗击疫情。不仅是由于身处“中医之乡、中药之库”,更是因为与中医药事业深厚的渊源。省委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不断优化诊疗方案,坚持中西医结合,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加快筛选研发具有较好临床疗效的药物”和“加强医疗救治,继续巩固成果,坚持中西医并重”等重要指示,充分发挥自身在中医药领域的独特优势,凝聚四川中医药领域党员的智慧力量,使他们能够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用掷地有声的实际行动绘制出一幅幅生动的中医药战疫画面: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2020年伊始,一副名为“抗冠四味方”的中药方剂在乐山街头巷尾流传开来,给无数人带去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心和底气。这副中药方剂就出自农工党党员、四川省十大名中医刘方柏老师之手。尽管已是古稀之年,但刘方柏仍然把自己当成一个战士,他悉心钻研中医抗疫之道,并于1月24日在全国最早提出了“湿毒”的诊断。1月26日,“抗冠四味方”被刘方柏的弟子上传到网上后,引起了各地中医药界的普遍赞许,成为不少地方的中医抗疫良方,有中医药专家专程给刘方柏发来“抗冠四味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产生积极作用的反馈信息。
农工党党员刘方柏教授
这副中药方剂既起到预防方作用,又可以作为新冠肺炎治疗的基础方剂,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未病”的理念。
“治未病”是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四川省委的号召和组织下下,全省农工党各级组织和党员第一时间行动起来,或积极研究中药预防处方,或免费发放中医制剂,为预防病毒、提高人民群众免疫力贡献了坚实的中医药力量:春节之前,中医药领域的农工党党员们就忙碌起来,他们拿出自己压箱底儿的绝活,结合此次疫情特点,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预防中药处方。沈其霖、李钊、何佳、田淑华、马晓晖、黄凤英、涂利等党员更是将一袋袋热腾腾煎好的中药、一个个凝结了中医药智慧的香囊送到一线工作者和群众们的手中,中药温热、香囊清芬,虽然疫情肆虐,但这个冬天却格外温暖。
田淑华向疫情一线人员送上中药香囊
医者仁心 悬壶济世
“我也不是百毒不侵,我也怕被传染,但医生就是战士,大敌当前就不能怕死。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优势,让病人早日康复回家,尽快打赢这场重大战役,是中医人的使命担当!”农工党绵阳市委主委、四川省名中医沈其霖对家人们这样说。
沈其霖(右二)与专家组一起在江油市某医院对患者进行视频会诊
沈其霖已年近60,但在疫魔面前却充满了勇气与斗志:他第一时间在绵阳市中医医院带头签下请战书;他一天之内驱车近300公里,只为尽快到两地为新冠肺炎患者诊疗;为了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一号难求的他在重点关注疫情防控治疗工作的同时仍然坚持每周两次专家门诊不打烊;他会诊了绵阳地区大量的新冠肺炎患者,与专家组成员研究讨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恰当的中医药方案。
他的抗疫事迹是四川农工党党员中医药战疫历程的缩影。
农工党中医药党员们在疫情面前早已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们奋勇冲锋在疫情红区,将中医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帮助确诊患者们重拾信心、战胜病魔:
1月26日,乐山市确诊了第一例病例,农工党乐山市中医医院支部副主委、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王月蓉第一时间义无反顾赴乐山市人民医院城南病区,为该患者制定中医药方案,帮助患者战胜疾病,经过22天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战胜了病魔、顺利出院。
王月蓉(左2)制定方案
中医药方案介入治愈新冠肺炎的事例不胜枚举:
“我在西区分院接受治疗的每一天,都是在医护人员的关怀中度过的,是你们让我战胜了恐惧和病魔。你们是我最知心的朋友,也是我最敬重的亲人。我爱你们,谢谢你们!”已经治愈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叶女士,在给农工党党员文曦娜的感谢信中这样写到。2月14日,文曦娜带领第三批中医治疗团队进驻达州市中心医院西区分院,叶女士就是文曦娜运用中医疗法治愈的患者之一。
文曦娜(右二)讨论诊疗方案
在武汉市汉阳方舱医院内,来自资阳的4名中医护理人员正带领患者们按照视频做八段锦养生操、六字诀养生功。通过中医养生法,患者的体质明显增强,对抵御疾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这段视频正是资阳市农工党党员、市中医医院护理部主任向慧指导拍摄的。
成都市委副主委、市卫健委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陆志明参与商定的预防治疗新冠病毒的中西医结合工作方案,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自贡市中医医院院长、农工党市委副主委邓昭红,疫情发生以来不仅始终在工作岗位上坚守,还对交通检疫检查工作提出防控措施、机制升级等建议;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支部副主委、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冷建春结合2003年非典、2009年甲流中医治疗有效成果经验,积极参与本院收治疑似病例诊治工作,取得显著疗效。
陆志明坚守一线
邓昭红(左二)在检查工作
积极建言 贡献智慧
医院红区、战疫一线,四川农工党党员们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寂寂深夜,他们执笔建言,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中医药智慧力量。
兵贵神速。2020年1月21日早上,四川省委即刻报送了冷建春提交的的《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加强中医药应用的建议》。冷医生结合自身参与非典、甲流等病毒性传染病的诊治经历,根据中医药学在我国历史上与温疫长期的斗争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完整理论与临床治疗方法,提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中,在西医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辩证,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进一步提高疗效,协助新型非典型肺炎疫情的快速控制”思路。这篇高质量建议当天即被农工党中央采纳并转报全国政协,后被全国政协采用,在疫情初期就为中医深度参与、强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疫情起到了重要作用。
2020年1月31日晚,日常药店中极为普通的“双黄连口服液”迅速占据各个大网络平台的热搜头条,人们纷纷抢购,但很快“双黄连治疗新冠病毒”就被证明是一场宣传闹剧,草草收场。冷建春面对这一社会现象,沉着思考。他夙兴夜寐、查找资料,结合自己多年的从医经验,很快撰写提交了《关于严格加强“新冠”所涉药物宣传引导的建议》,提出“全国各地应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而且只能是建议方案,具体应用应该由患者的主治医生参考使用”等具体建议。
在四川省委的组织下,党员们踊跃建言,从中医角度提出许多高质量建议。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治未病中心中医诊断学博士、副主任中医师冯麟提交了《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治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被农工党中央采纳并转报全国政协。沈其霖提交的《关于加强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防治工作的紧急建议》被省政协采用并报送全国政协。
直面大考 做好宣传
疫情大考为中医药科普宣传带来机遇,通过宣传中医药常识可以缓解人们的焦虑情绪,更能切实帮助人们预防新冠病毒、掌握基本医学常识。四川农工党党员们直面大考,迎难而上,在战疫辛劳之余更是积极向一线工作者、社会大众普及中医药战疫知识、中医药传统文化。
2月21日,《中小学生新冠肺炎防护科普读本》电子书正式免费发布,随即受到广大广大中小学生及家长们的关注。该读本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成为普及战疫常识的利器、稳定家长情绪的强心剂。
这本书便是农工党四川省直中药所总支党员、四川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余德海主任医师,率领医护团队在承担极其繁重的临床工作之余,加班加点完成的。余德海擅长中西医结合真挚呼吸疾病,在这本科普读物中有一节就专门阐述了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知识,在孩子和家长们心中埋下中医药文化的种子。这本书推出不久,余德海医生便驰援湖北、奋战风暴之眼。
余德海(左一)
治身更要治心,中医药领域党员们不仅在红区治疗病人,更是在疫情期间扛起了深化中西医结合治疗疫病理念、普及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知识、传播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大旗。
春节前,一支由农工党遂宁市委副主委、市中医院院长何佳带领的中医专家小分队就“常驻”城北客运站,为过往群众和返乡人员讲解预防流感小知识和过节期间要注意的卫生健康常识,深受大家好评。
2月11日,沈其霖在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上,受邀作了全省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专题讲座,就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医部分》《四川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向基层医卫系统负责人、医务工作者进行专业、全面解读,在深化全省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强化基层防控技能过程中,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成效。
自贡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邓治平、达州市渠县中医院防控救治专家组成员王发益等农工党党员专家,积极为基层一线战“疫”人员解疑惑、强信心、传技能,为中西医结合诊疗新冠肺炎疫情在基层落实和优化贡献力量。
邓治平在解读《方案》
邓昭红(左二)在检查工作
2月20日,冷建春做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演播室,聚焦“中医药在季节性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普及了中医学延续至今的预防思想,还解读了中医的作用机理、创新治疗方法等鲜为人知的一面,让广大网友了解到了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方面的独特优势,增强了抗疫信心。精彩的解说吸引了53万网友在线观看,网友们纷纷为他点赞。
倡扬国粹 永不停歇
无论是过去、现在或是未来,在倡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产业事业的道路上,农工党四川省委的脚步从未停歇。
回顾过去,农工党四川省委在中医药领域有着深厚渊源:
曾任农工党四川省委主委的李克光自幼随父(著名中医、农工党党员李斯炽)学医,完成了国家卫生部古籍整理重点科研项目《黄帝内经太素校注》,并著有《太素杨注研究》《李斯炽医案》等著作,为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四川省委的历届领导班子中也不乏国医大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全国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荣誉主委刘敏如,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四川省名中医李恒明,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高等中医药教学管理研究会副秘书长、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理事、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研究会理事张庆文等著名中医。
在四川省农工党党员中,也有相当一批中医药领域的优秀专家、学者。
农工党四川省委有实力、有能力,更有责任推动中医药领域的发展。一次次针对中医药事业产业进行精准调研、一篇篇饱含真知灼见的中医药领域建议、一次次组织中医药专家开展讲座、义诊,我们始终在路上。
疫情的阴霾终将散去,农工党四川省委倡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产业的征程却仍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