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骄傲,我是中国人!”4月7日下午,由农工党中央常委、四川省委主委王正荣带队,以寒露、海光等名嘴领衔的农工党四川省委直属文化总支在贵州省毕节县羊场镇陇公村同心小学举行了“大爱有声·经典同行”农工党四川省委会对口支援贵州省大方县乡村文化振兴项目启动仪式。
01.两大项目 助力大方
扶贫必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2021年,农工党四川省委直属文化总支推出的“大爱有声·经典同行”对口支援贵州毕节大方县乡村文化振兴项目,以传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载体,将文化的种子深植于乡村,让经典的文脉流淌进校园,助力大方县乡村文化教育振兴。
项目分为“小学教师普通话系统正音课程”和“经典诵读校园系统课程示范校工程”。农工党四川省委直属文化总支与联海文化共同推出普通话正音训练线上课程,由文化总支和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指派专业播音员、主持人,进行一对一结对专业辅导,着力提升大方县教师普通话水平,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养的提高。
经典诵读校园系统课程示范校工程,则选择一所小学为实验学校,通过经典诵读,系统提升学生的语文识读能力、阅读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同时,用经典润养人心,让师生接触并知晓中华传统文化,系统了解其知识和脉络,最终能够熟练掌握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进而修身养性,提高自身和群体整体素养。后期以样板学校模式,带动毕节县其他学校多点开花。
02.文化浸润 师生受益
教育问题是大方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帮助乡村孩子学习成才,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农工党四川省委文化总支了解到,以地方方言为主要沟通工具的大方,有大量教师有着普通话培训的迫切需求。发展大方教育,教师是关键。如今全国推广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也是人们日益扩大的交往和自我发展的迫切需求,普通话已成为现代化办公、生活所必备的语言能力,国家也要求教师授课使用普通话。
长期以来,农工党四川省委直属文化总支致力于文化艺术事业和文艺志愿服务工作,汇集了众多文艺工作者和专业播音员、主持人,专业素质过硬,项目经验丰富,执行力强,能够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执行保障。
启动仪式现场,寒露、海光、李丹、牛雪丽、刘艺菲等名嘴现场与孩子们朗诵了《我骄傲,我是中国人》,面对大山,豪气冲天,激情澎湃,响彻云霄。海光现场示范了一节经典诵读发声课,今后,“小学教师普通话系统正音课程”和“经典诵读校园系统课程示范校工程”不仅将为师生们传授普通话正音,还将把经典诵读带进校园,让传统文化浸润校园。主持人们将根据师生的学习情况,对成绩优异者提供一对一的“导师制”授课,为大方的师生们提供一个走向全国的机会。
03.大方脱了贫,农工党不断线
启动仪式之前,举行了农工党四川省委会对口支援贵州省大方县乡村文化振兴项目调研座谈会。农工党中央常委、四川省委主委王正荣在致辞中表示:“定点帮扶大方县是农工党光荣使命。今天,我们带领农工党四川省直文化总支的党员来到大方,目的为了贯彻落实农工党中央安排部署的持续发展定点帮扶大方县工作,继续加大智力帮扶力度,助力公共服务建设,重点开展文化帮扶。大方不脱贫,农工党不脱钩;大方脱了贫,农工党不断线!”
农工党贵州省委以及大方县的相关领导对农工党四川省委直属文化总支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经济社会提倡高质量的发展,教育也要高质量的发展,这两个项目从形式上说是做语言的训练,但通过经典诵读,可以做到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外面的世界了解大方。他们向对待亲人一样亲切地说:“过段时间,我们也要到成都走一走,看一看,希望帮我们推荐一些文化项目。做好招商引资工作,需要亲戚朋友多关心!”
此次活动得到了农工党四川省委直属文化总支一支部主委车晓玲,文化总支三支部党员杨国兵的大力支持,他们也参与了调研,并表示将持续关注援建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