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要闻动态

【五年工作回顾】倾情倾力倾智,农工党四川省委帮扶镇雄县工作成果总结

2022-04-13 17:48:10  来源:省委会机关 农工党四川省委会

地处滇、川、黔三省结合部的镇雄县,曾是云南省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较深的县之一,这里曾经缺乏医疗基础设施、优质医疗资源,人民群众看病十分困难。而如今,镇雄县人民医院拥有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建设完善的科室,不仅满足了当地民众的就医需求,还吸引了不少临近地区的患者慕名而来,而在这背后,是几年来农工党人的努力和汗水。

1_副本.jpg

2017年7月,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考察云南省人口第一大县、“镇彝威”革命老区镇雄县期间,得知如此人口大县医疗发展水平滞缓,整个县都没有肿瘤科和ICU(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当地百姓外出看病进一步加重支出负担,他决定发挥在医药卫生领域的界别优势,帮助联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对镇雄县医疗卫生工作进行帮扶。

2_副本.jpg

陈竺主席考察镇雄县中屯镇齐心村大地村民组脱贫攻坚措施落实情况

号令即目标,农工党四川省委原主委王正荣亲自挂帅谋划方案,农工党省委领导班子成员具体负责实施。在农工党中央和农工党四川省委、成都市委的大力协调下,在中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党委、党委统战部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10月,华西医院帮扶云南省镇雄县的医疗合作签约仪式在昆明举行。2018年9月5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区域联盟中心医院”揭牌仪式在云南省镇雄县人民医院举行,“中国农工民主党华西专家医疗扶贫镇雄工作站”同步启动。这座位于云贵高原北部、人口达170万的县城,当年建起当地第一个ICU病房。

3_副本.jpg

陈竺主席看望慰问专家帮扶团队,左一为农工党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市委主委,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甘华田

结合镇雄县的实际情况,农工党四川省委、成都市委协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挥优势、统筹资源,倾心倾情、倾智倾力,确定了“一种同心同行的帮扶模式、一套协同整合的帮扶方案、一份持久为功的帮扶计划、一组在线在位的帮扶平台”的帮扶路线。五年来,农工党四川省委、成都市委积极促进华西和镇雄建立结对帮扶长效机制,协调派驻华西学科主任,深入推进“华西—镇雄”健康扶贫工作;多次组织农工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支部专家服务团队在镇雄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帮扶活动,通过专家门诊、教学查房和一带一的专家教学门诊,并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培训。

5_副本.png

倾心倾情、倾智倾力的帮扶成效显著:与2017年相比较,2021年镇雄县人民医院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区域联盟中心医院”门急诊人次年增长了40.30%,住院人次年增长了31.64%,外埠住院人次增长了632.09%,危重患者救治人次增长了128.79%,三四级手术人次增长了151.01%,四级手术台次增长了1783.52%。五年来,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年平均为49.94%,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年平均为75.844%,年平均住院天数仅为6.342天,医疗服务广度(DRGs)、技术难度(CMI)、群众就医满意率均得到极大提升,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及外出就医非医疗成本支出。

8_副本.jpg

对镇雄县的帮扶工作切实解决了镇雄及周边群众看病就医实际问题,持续增强了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能力,提高了急危重患者的诊治水平,丰富了人民群众的就医选择,夯实了医疗服务基础,基本达到了医改“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初衷,实现了“群众得实惠,医院得发展、社会得安康”的初心:一是填补镇雄县重症医学科、肿瘤科空白,逐步将该院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胸外科等建设成为区域内特色强势专科,提升群众急需的影像、超声、检验、病理、妇科、高原病学、眼科、康复等专科医疗服务水平、协同医疗、护理等同质化质控、发展,逐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二是推动该院成熟开展食道癌手术、胶质瘤手术等70余项新业务新技术或适宜技术,将该院打造成为昭通市第一个通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质达标建设的医院、昭通市第一个晋级为“三级综合医院”的县级医院、昭通市第一个通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第二阶段提质达标建设的医院;三是促进该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心衰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医疗中心化发展,引领医院逐步发展成为三省结合部区域医疗中心;四是持续规范推进大病集中专项救治,保障救治率达100%。

2021年,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2021年联合开展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评选表彰活动中,农工党成都市委申报的《助力脱贫攻坚,华西同心帮镇雄》荣获社会服务优秀成果。

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