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要闻动态

【聚焦2024年省两会】党员履职风采|省政协委员何苹作大会发言:变森林为粮库 助力端牢中国饭碗

2024-01-23 17:23:09  来源:参政议政处

1月22日下午,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14名委员作大会发言。农工党四川省委会专职副主委,省政协副秘书长何苹以“变森林为粮库,助力端牢中国饭碗”为主题建言献策。

全文如下:

变森林为粮库助力端牢中国饭碗

何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川林地面积3.81亿亩,其中可直接用于食物产出的林地高达1.74亿亩,森林中干鲜果类、木本油料、道地药材、森林蔬菜、林下种养等食物种类繁多。我省自然环境优越、生产方式绿色、地域特色鲜明、产品质量优良,发展森林食物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树立大食物观,从维护粮食安全的高度,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森林粮库”的构想,印发《建设“天府森林粮库”实施方案》。但目前还存在发展空间不足、政策支持不够、方法路径不明等实际困难和问题,需要发扬“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守正创新、先立后破,形成合力、积极进取,切实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蹚出一条新路来。为此建议:

一、扬优势、拓空间,变“首提地”为“探路者”。一要“扬”资源优势。优化“森林粮库”产业布局,除发展木本油料、木本粮食外,平原丘陵区重点发展食药用花卉,盆周山区发展森林蔬菜、森林药材,川西峡谷区发展林产调料、森林水果,攀西地区发展林下种养,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二要“拓”林粮空间。积极争取国家储备林等项目实施,拓展林下可用空间,发展壮大林下种养殖规模;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支持,保证林上经济林林地性质。三要“探”创新模式。厘清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采取“国有林场+专业合作社+林农”模式,让林粮供给市场化、价格机制市场化、产业发展集群化。

二、抓改革、开新局,变“探路者”为“试验区”。一要“抓”关键改革。统筹项目、资金政策改革,争取中央预算、国债类、国家重点项目等增加森林粮库科目,畅通项目政策和资金支持通道;统筹统计政策改革,重新划分界定林粮种类统计口径,将所有涉及木本类的粮食产物统计归口林业部门。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区域协调机制,防止“人人要管又人人不管”的现象发生。二要“建”支持体系。统筹谋划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提高省级财政项目建设投资比例,加大对林区路网、水网、电网建设及机具设备采购的支持力度;建立林粮良种良法技术研发和推广体系,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鼓励探索“国有企业+社会资本+森林粮库”混合股权合作机制。三要“育”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推进林权股份化集中,加大土地、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着力培育一批林粮产业市场主体。

三、明路径、聚动能,变“试验区”为“示范省”。一要“创”百强园区。聚集项目、资金、土地、金融、人才、科技等要素,高标准建设林粮现代产业园区,创建一批国家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园区,依托先行先试优势,促进省级“森林粮库”现代产业园区向国家级园区转变。二要“构”品牌矩阵。借鉴川茶、川酒、川药、川竹、大熊猫品牌打造经验,高水平打造“天府林粮”“川林好物”“天府油茶”等区域公共品牌,大力支持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塑造,形成“川字号”林粮品牌矩阵。三要“建”示范基地。大力支持市(州)和县(市、区)经济林食物基地和林下食物基地建设,通过良种及丰产栽培、低产低效林复壮、林下生态种养、林产品采收和初加工等技术集成运用,扩大林粮规模,提升产品质效,力争到2030年建成1000个规模适度、管理规范、优质高效、特色鲜明的林粮基地,成为全国“森林粮库”建设示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