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要闻动态

【聚焦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甘华田:建议积极扩大“生前预嘱”试点

2024-03-06 16:07:57  来源:

“许多临终患者被‘子女尽孝道,医生尽天职’地送进ICU病房,全身插满管子、挂满仪器强行‘续命’,其实痛苦不堪。”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四川省委会副主委、农工党成都市委会主委、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甘华田教授对于临终患者遭遇痛苦的思考。

今年全国两会即将开启,甘华田拟提交两份提案,一份是建议尽快制定《患者临终法案》,让“生前预嘱”具备法律效力的提案。一份是建议把死亡教育纳入学校课程教育体系的提案。在提案中,甘华田建议积极扩大“生前预嘱”试点、积极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此外,建议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死亡教育,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建议1

立法保障“生前预嘱”

让临终患者有尊严地离世

生前预嘱(Living Will)是处于不可治愈疾病末期的患者,在本人清醒的时候自愿签署的,能让患者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包括是否使用生命支持系统等,以尽可能保持自身尊严的方式自然离世的一份文件。

甘华田表示,与安乐死不同,生前预嘱不是对生命的主动缩短,不是放弃治疗、提前结束生命,而是放弃“强行续命”的无意义过度医疗救治,放弃对生命的机械延长,让死亡不提前,也不拖后,提倡患者的自然死亡和尊严死亡。

据悉,2023年,“生前预嘱”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写进了《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

甘华田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各种老年慢性病和肿瘤患者越来越多。同时,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依靠呼吸机等生命维持医疗器械,让生命在临床意义上得以延续成为可能,这成为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在老年医学领域工作多年的甘华田,亲眼目睹了很多老年患者明明知道任何医疗措施都已经不可能逆转病情,救治希望不大,希望自己能更加有尊严地离去,但家属由于传统观念以及孝道思想的影响,坚决“不放弃”救治的案例。

甘华田认为,这不仅忽视了病人的意愿,剥夺了患者本人选择死亡的权力,也导致许多患者在生命终末期,遭受不必要的痛苦和折磨。并且,无效的过度医疗所产生的医疗费用,也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

甘华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实际上,临床上常常遇到许多老年终末期患者都希望“我的死亡我做主”,签署“生前预嘱”,放弃“强行续命”的医疗救治,有尊严地离世。但由于目前不少地方“生前预嘱”还没有得到相关法律支持,即使签署了,也是一纸空文,没有任何医生敢执行。

甘华田认为,尊重患者在生命终末期选择死亡的权力,是对人的尊重和保护,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更何况,把病人从残酷病痛和精神折磨中解脱出来,并减轻患者家属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也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因此,他建议尽快为“生前预嘱”提供法律保障,让“生前预嘱”合法化,保障病人选择“尊严死”的权力,避免无效的过度医疗,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也保障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甘华田认为,我国对安乐死进行全国性立法条件还不成熟,“生前预嘱”制度可能是最好的替代。

甘华田在提案中建议,应当加强对全社会进行“生前预嘱”知识的教育和普及,为推动“生前预嘱”的立法和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其次,积极扩大“生前预嘱”试点。认真总结推广深圳的经验做法,加强监督,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探索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先行先试。并且,要积极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建议2

开展死亡教育

让青少年更好地认识生命

在推行“生前预嘱”过程中,一个很大的障碍是,大众受传统死亡观念影响,缺乏对死亡的正确认识。在甘华田的另一份提案中,提到了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死亡教育。

在甘华田看来,现在青少年接触网络很方便,网络上一些游戏或者信息会干扰他们对死亡的正确认识和判断。他们不少人把死亡当成一场游戏、一次旅行,认为“死亡后还可以再回来”。

甘华田认为,长期以来,死亡常常成为国人的忌讳,死亡教育未引起国人的足够重视。实际上对青少年来说,死亡教育是一场最好的生命意义教育。只有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只有正视死亡这个话题,才能让青少年对生命有所敬畏。

在提案中他建议,首先要转变观念,明确开展死亡教育的意义和指导思想,克服各种消极教育观念的影响。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渠道,宣传实施死亡教育的重要性及其迫切性。不仅可通过广播、电视、书刊、影视及网络新媒体普及死亡教育知识,还要善于利用生活中一些有利时机开展死亡教育,比如扫墓祭奠、清明节等。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正确认识生命,认识死亡。

其次要建设课程体系,把死亡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完善课程内容,纳入整体教学计划。根据青少年不同的年龄阶段,分段分层次研发编写《死亡教育》课程教材,逐步展开系统性的死亡教育,形成死亡教育体系。并且要加强死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死亡教育专业化水平。加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业务培训与专业指导,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甘华田还提出,要加强各方面的协同合作。死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医院、社会共同推进,形成“学校-家庭-医院-社区”4个方面的合力。加强家、校协同,医、校合作,积极发挥社区及社会机构的协同支持作用。同时,要加强青少年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建立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监测预警体系和心理援助服务体系,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筛查排查,力求对高危学生做到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

红星新闻记者 付垚 实习生 史子潇

编辑 彭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