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参政议政

夏华祥建言科技城超常发展:强力延伸核科技产业链

2018-09-29 16:43:48  来源:农工党四川省委

9月27日,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城建设和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中共四川省委研究科技城建设工作专题会议对推进中国(绵阳)科技城超常发展的部署精神,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各民主党派省委助推中国(绵阳)科技城超常发展建言献策座谈会在绵阳召开。中共四川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田向利出席会议并讲话,各民主党派省委主要负责人在会上发言。农工党四川省委专职副主委、省政协副秘书长夏华祥出席会议并以“以科技服务业超常发展为抓手,将绵阳建设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核科技产业城”为主题进行发言。

1475809832.jpg

绵阳在核技术等国防科技领域综合实力强,具有独特优势。夏华祥在发言中指出,第一,充分夯实产学研基础。绵阳在核技术、空气动力、应用磁学等国防科技领域综合实力强,有独到优势。在环保技术及装备、机电一体化、核能利用等产业方面具有较好的市场空间。加速把科技成果特别是国防军工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必须推动企业、院所和以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为代表的知名高校共建技术创新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施重点科技专项合作。科技服务业是以技术和知识向社会提供服务的新兴产业,不仅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关键产业。建议推动自下而上的探索,按照“把企业的有益探索上升为行业规范,把行业规范上升为政策,把政策上升为立法”的路径,打破法律缺位等问题的服务。用好用活地方立法权。及时把已经实施的普惠政策变成地级市地方法规,适时把具有普遍意义的条款升格为省级地方法规,进而向全国人大提议进行全国层面的立法。第二,人才强市,大力吸纳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推动国防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鼓励科研人员以多种方式参与绵阳科技城建设;建立突出贡献人才奖励制度、人才保障制度以及福利制度,引进一批绵阳科技城建设急需的人才,造就一支宏大的企业家队伍。积极做好军民结合科技管理和科研人力资源的培养工作,如加大基础教育、科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资等。创建引得进、留得住、用得着的创新创业人才环境,要在政策、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为创新型人才提供必要的政策服务配套,筑巢引凤,切实解决高端人才的后顾之优,形成人才乐居、乐业、乐创的创新创业环境。第三,军民融合,强力延伸核科技产业链。建议省委和国防科工委签署协议,重点围绕新的核技术装备,共同打造军民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绵阳科技城。要充分利用我国核电发展高速增长期的有利机遇,依托九院技术,发展核电成套设备制造业,提高核电利用的整体竞争力,迅速做大做强产业链,积极研发核医学设备和核环保设备,形成绵阳新的拳头品牌产业。在省级层面组建科技城创新服务集团,整合现有的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军民融合大型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军民两用技术再研发中心、军民融合科技支行和保险支公司,形成全方位的一站式科技服务,为承接大型科技成果转化奠定基础。以核能经济为例,铀浓缩经济、核燃料元件经济、核燃料循环与乏燃料后处理、核废物处理、核医学等产业需求都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第四,重点牵引,努力完善新兴战略产业体系。根据选定的绵阳科技城军民结合高新技术主导产业,以国防科研院所和重点军转民企业为依托,尽快催生产业集群,努力完善新兴战略产业体系。建议与大型国企和国防军工科研院所进行对话和对接,真正把偏重知识创新,与产业创新关联度不高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符合产业需求的服务。在省级层面成立中国科技城发展协会。以此为平台,承接四川省建设绵阳科技城领导小组及各成员单位的委托任务。

省委副主委、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姚进和成都市委副主委、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魏彦玉作为农工党支持绵阳科技城建设专家,参加了建言献策座谈会,并在专家交流环节分别作了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