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南充市政协主席潘国华主持召开六届五十一次主席会议,就农工党南充市工委提交的“做强做优晚熟柑橘产业”提案,进行重点督办协商。市政府副市长沈一凡,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同类提案提案者、部分市政协委员参加当天的协商。
南充市柑橘生产历史悠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石圭玛瑙山为代表的南充柑橘就行销半个中国。发展晚熟柑橘,南充市具有适宜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土壤条件,也有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目前,全市晚熟柑橘面积已达80余万亩,逐渐成为助农增收第一产业、脱贫攻坚重点产业。但是,依然面临标准化程度不高、科技推广力量薄弱、龙头企业带动不强、整体品牌影响较小、初级加工能力欠缺等问题和困难。产业发展处在“进一步欣欣向荣、退一步逐渐衰弱”的十字路口,急需各级党政、职能部门、科研机构、产业业主和全社会群策群力、合力推进。
农工党南充市工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坚定产业信心,科学发展决策;严格产业标准,提升产品品质;强化科技支撑,形成品种优势;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创建柑橘品牌,突出产品营销;实施引导扶持,强化发展保障”等建议,引起了市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该局明确了局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抓、局办公室统筹抓、市果树站专人承办的提案办理工作体系,采取上门、电话等方式进一步听取意见建议。市政协提案委组织提案者和办理单位赴高坪、嘉陵等柑橘产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园区业主意见建议,共商产业发展大计。
当天的协商会上,副市长沈一凡表示,南充发展晚熟柑橘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是促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市的需要。目前已经发展到了一定规模,没有退路可走,必须做大做强做优。农工党市工委和一些委员针对柑橘产业发展指出的问题,找准了政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提出的建议切实可行,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将逐一吸收采纳,业主、部门、政府主动作为,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助力产业发展。
潘国华主席在主持协商会议时强调,发展晚熟柑橘产业,既是政府的重点工作,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督办重点提案既是提案办理方式的转变,也是强化情况的沟通,更能提高提案办理的质效。会后,提案者和办理单位要继续加强沟通合作,为做强做优晚熟柑橘产业共同发声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