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参政议政

【聚焦2024年省两会】大会书面发言|加强基础研究 扩大源头科技供给

2024-01-26 15:54:14  来源:参政议政处

1月22日下午,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14名委员作大会发言。省政协主席田向利出席会议。会议共收到大会发言材料173篇,其中14篇作口头发言、64篇为书面发言,农工党省委会和政协委员共有5篇书面交流发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加强基础研究扩大源头科技供给

龚 波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强国竞争的重要战场、各类创新创造的源头活水,已进入大创新、大变革、大发展的关键时期。站在历史新起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四川科技创新工作高度重视,接连赋予四川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省份、成渝地区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等重大使命。特别是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期间,明确要求四川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总书记有嘱托,党中央有部署,四川有基础、有能力、更有责任进一步提升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的战略地位,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一是四川发展前景广阔。省委对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承载区和创新要素加速汇聚地、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全国乃至全球创新产业链更好布局四川、海内外创新人才更好来川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和宽阔的舞台。二是四川发展优势明显。四川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科教大省,这片土地自古就流淌着创新的基因,在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史上烙下了鲜明的“四川印记”。四川自然资源富集、人文底蕴深厚,地形地貌独特,为地质演化、宇宙观测、生命科学、生物多样性以及核物理等基础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三星堆、金沙遗址等,也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宝贵资源。三是四川科教实力雄厚。是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重镇,有国家级创新平台205家,省级创新平台超过2400家,诸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领域享有盛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在数学、物理学、电子信息、医学等研究领域成绩斐然,有很强的研究实力和学术声誉,为我省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也需正视我省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一些短板不足。主要表现在: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不够,缺乏高水平的integrative science研究平台和机制,科研管理制度改革不够深入,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对接的效果有待提高,科研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等等。亟需突出原创、突破瓶颈,齐心协力推动基础研究再上新台阶。为此,建议:

一是加大投入推动转化,提供“强支持”。增加“雪中送炭”的资助类别,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资金投入;减少“锦上添花”的无效资助,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创新扩展科研经费的筹集渠道,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基础研究项目,探索川渝科研资金跨省市使用,形成多渠道的科研经费投入机制。强化基础研究与产业化有效对接,加强重点产业领域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特别是聚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支持川渝企业院校共建交叉研究平台、联合实验室等,共研科技项目、共享科技成果、共推成果转化,实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的有机衔接。坚持川渝创新主体协同共育,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新机制,形成技术转移转化的绿色通道。

二是集聚人才协同创新,构建共享“大平台”。加大基础研究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进培养力度,探索校企、院企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鼓励科技人才在川渝区域内自主流动、择业创业。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四川实际,选拔和培养一批战略科技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带动基础研究取得系统性突破。加快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平台,“一城多园”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的创新协同。依托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省内高校,深化与国内外知名学府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支持开展多学科协同创新,提高研究整体效果。

三是强化科学考核评价,激发“内动力”。进一步扩大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范围,探索科研人员自主分配科研经费的改革机制。建立鼓励原创性的科研评价机制,在科技评价中注重研究原创性,建立鼓励创新的容错机制。以提供宽松的成长空间,充分发挥科研人员创造激情,以便潜心从事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工作。

四是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建设“新高地”。加强川渝政策联动,支持引进国内外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成渝地区合作建设研究院和研发中心。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合作,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提升四川及全国的基础研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努力成为科技创新高地。

五是扎实推进科学普及,营造“好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提高全社会对基础研究的认知度。川渝共建科普基地,着力培育优秀的科普载体、人才、作品。发挥基础研究在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创新文化深入人心,为基础研究创造良好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