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社会服务

洒向巴山都是爱 ——农工党巴中市中心医院总支服务社会工作纪实

2013-10-12 17:09:29  来源:

    农工党巴中市中心医院组织成立于2001年,2004年成立总支委员会,下设5个支部,有农工党员61名。全体党员始终坚持一岗双责,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无私奉献青春和热血,充分展现了农工党员的良好形象。

大巴山有了“‘同心'医疗服务队”

  今年初,市中心医院总支准备根据医务人员多、人员结构完善、技术能力雄厚的实际情况,从每个支部抽选5名农工党员,组建“‘同心'医疗服务队”。学护理专业的党员张茂琼知道后,第一个填好志愿和承诺报名参加,并表示只要队伍需要无条件服务安排。半个月内,总支抽选了20余名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的农工党员,成立了“‘同心'医疗服务队”,服务队整合资源,专门及时服务社会所需,无论哪里有救死扶伤,哪里有突发伤亡事件,他们就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实施医疗救助。

  总支还经常组织医疗服务队员学习农工党章程、中共十八大、农工党十五大等时事政治,到将帅碑林、王平烈士墓等爱国主义学习红军精神,增强同心思想和社会服务意识。在医院党政的关心支持下,为“同心”医疗服务队拨付专项活动经费,给予安排专门服务社会的时间,为其开展工作创造宽松的条件。

党员足迹遍布巴中山山水水

  中国环境与健康活动周、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构建和谐社会联系点是农工党服务社会的规定活动,医院总支每次都按时按规定要求开展这些社会服务活动,大巴山的山山水水遍布了总支农工党员的足迹。

  总支经常利用节假日,带上慰问金、慰问品去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使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今年以来,党员主动请缨到边远山区、贫困地区、重点工程建设现场授课、技术指导120余人次,义诊1万余人次,发放健康宣传资料5000多份,为贫困病员、"三无"病人捐款4万元,捐物200余件(套)。

  同时,把社会服务触角延伸到各个领域,总支党员通过深入基层调研,撰写议案、提案、建议、意见等共80多条,内容涉及卫生、医保、环保等,党员撰写的《关于加大危害食品安全行为打击力度的建议》、《关于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的建议》、《关于要求建立乡村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基地的建议》等议(提)案引起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逐步得到落实。

一岗双责展风采

  总支的每位党员虽然都有繁重的工作,但仍不忘农工党员肩负的社会责任,他们立足本职,坚定信念,发挥特长,各展风采。

  党员王经泉同志几乎没有休息过节假日,每周末她都坐门诊,每天接待患者200余人,她对事业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待病人如亲人,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党员周江,在去年南江矿难时,火速赶赴事发现场,成功抢救两名严重一氧化碳中毒的矿工,在日常工作十分注意抓好病历书写的质量,经常深入科室检查病历,及时指出存在的不足,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供了保证,也为医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党员杨忠文是医院血液专科副主任医师,多年来,他潜心钻研业务,近三年里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血液病方面的论文3篇,其中两篇获得优秀论文奖,为医院血液病研究填补了空白。

  每年世界肾病日、世界爱眼日,党员刘新君、王刚积极为广大市民义务检查1100余人(次),发放健康宣传资料2万余份。党员祝德在食道癌和胃癌的筛查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所到之处深得群众的好评。党员罗朝晖、李泽民分别获2011年度市科技进步奖。这些党员在本职工作中任劳任怨,在社会服务中无私无畏,体现了高尚的人生价值追求。

  近年来,总支党员共义务献血5000ml,捐款捐物价值10万余元。在抗震救灾、特大交通事故、南江矿难、天然气爆炸等突发事业中,总闪现着他们的身影。其中18名农工党员先后受到中央、省、市有关部门表彰奖励,赢得了良好的社会赞誉。

巴中市委会 郑洲 杨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