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健尧:农工党德阳市委直属支部党员,德阳市科技信息研究所工作人员,现为阿坝县柯河乡尼门达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帮助贫困户收青稞
今天,我们全体驻村工作队队员和包村组成员一道来帮村里的贫困户桑期求戈收青稞。趁着天气好,大家一早就跋山涉水来到农田里,没想到他已经和他的家人早早就在农田里收起了青稞,我们讲明来意,他笑着对大家说着:“卡卓卡卓”,我们很快进行了分工。
我对收青稞这门手艺一窍不通,大家也在笑我说:“大城市来的娃娃哪里懂收青稞喔,还是干点打下手的活儿吧”,可我偏不服输,倔强地说到:“以前不懂不代表将来不懂,跟你们学一下就学会了,这不又可以多一项生存技能了”,说完大家都笑了。
先用镰刀揽住一把青稞,一只手稳稳抓住青稞的头部,镰刀放在青稞的尾部向后割,同时另一只抓住青稞的手向前用力……我认真地看着大家收青稞的每一个动作,不一会自认为出师的我也加入到了收青稞的行列,虽然说动作还是有些别扭,但总算是有进步了,他们都在笑我说你这样收三分地的青稞可能要累趴一周吧。
割完青稞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是绑青稞,这又是一项技术活,只见一把青稞在桑期求戈手中画着一个又一个圆圈,他娴熟的捆绑技巧让我不由得脱口而出:“这手法像是失传了多年的太极剑法啊!”说完又引起一阵笑声,我仔细琢磨起每一个动作,轻盈又连贯,但尝试好几次都失败了,最后不得不请教桑老师。原来普通的捆绑也有诸多讲究:青稞要大致弄齐、一把青稞的多少、两手的配合、顺时针转还是逆时针转都有讲究,当我将这些动作连贯起时,终于成功的玩了一把“太极剑法”,桑期求戈也高兴地向我点了点头。
最后就是将打捆的青稞垒起来晾晒了,这个步骤我认为比较简单,应该问题不大,结果自己垒起的青稞不一会儿就倒了,无奈又要求指导,原来小小的垒青稞过程也是诸多讲究,在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后,我终于成功地完成了收青稞到晾晒的全过程,心里满满的成就感。
忙了大半天大伙儿们终于完工了,桑期求戈也向我们大家竖起了大拇指说到:“卡卓扎西”。我想正是这些点滴小事,拉近了我们同老百姓的距离,以后更要将工作落到实处,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老百姓那赞许的笑容便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鼓励。
建设村委会图书室
这几天,我们全体驻村工作队队员和包村组成员一道开展村委会图书室建设工作。乡上到村上是个难题,当我们拉着沉甸甸的书从乡政府到村委会的途中,车子不出意外的陷到了泥巴里,无奈大家纷纷下车,终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车推出了泥泞地带。
到村委会后大家进行了简单的调整后便马上投入到图书室的建设当中。在我心中,将3000余本书摆放整齐原本不是件复杂的事。可真正开始对图书进行分类、登记、编号、按顺序摆放等工作后,我还是感受到了工作的难度。我们很快分好了工,各司其职又通力配合,便把效率提高了,但堆积如山的图书还是让我们感到头疼,村里的老百姓看到我们在图书室,很快就开始帮我们一起整理图书。我想:大家都很重视精神食粮的嘛。
在大家齐心协力,努力工作三天以后,村里的图书室从有到优,藏书从几百本到三千余本,借阅制度也进行了万善。图书室刚建成,便有不少群众前来借阅书籍,尤其是藏文图书。看到他们认真看书的样子,我们发自内心的感到高兴,从此以后,村里的老百姓有了精神阵地,有了大量的精神粮食。
扶贫先扶智,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在扶智和扶志上下功夫,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让这里的老百姓彻底摆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