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七尺男儿,砥砺前行,巴塘高原建功业;
农工党员,不忘初心,雪域援藏写诗篇。
李静医师(左二)为病患看诊
雪域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当地特有的人文环境,但同时也造成经济和医疗水平的相对落后。为了改变这种面貌,一批批援藏人员来到高原,为藏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李静,农工党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支部党员,主治医师,来自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普外肝胆科,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手术技艺,曾被评为2018年成都市普外科十大优秀青年医生,他积极响应号召,成为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第五批赴巴塘援藏医疗队队长,圆了自己的“援藏梦”。2019年1月4日,李静和医疗队进驻甘孜州巴塘县人民医院,接过前一批同事们的接力棒,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医疗“传帮带”工作。
李静被成都市卫健委评为2019年贫困地区“传帮带”工程“优秀支援人员”
李静被甘孜州卫健委评选为“对口支援先进个人”
进驻巴塘县人民医院外科后,作为医疗队队长,李静把“以培养打造一支能承担当地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具有有较强综合救治能力的本土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核心任务”牢记在心,开展查房、手术和病案讨论,与科室医护人员进行沟通,查阅了近几年科室相关资料,调研科室、医疗设备及诊疗情况,制定科室发展计划,加强外科亚专科建设,筹建设立急诊重症监护室,着手加强业务培训学习,开展教学查房,与外科的三位医生签订“师带徒”协议,制定外科“传帮带”计划书;根据巴塘县藏族同胞健康状况和县医院患者就诊情况,潜心研究所能开展的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的新技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李静医生严格按照“师徒协议”计划,从临床意识、基础水平、基本外科操作、病例规范化书写等目标着手培养提升,每天带领徒弟参与科室查房,指导患者的治疗,解难答疑;每月组织外科医护人员进行数次业务培训,从基础的外科补液、营养支持,到普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术方法进行讲解;提供贴合他们知识架构的小讲课,用简单通俗的课件让医护人员学到实用的知识点,对一些日常的手工操作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在全院组织进行了抗生素合理使用、胰腺炎治疗指南、院感的规范化管理等学术讲座;为巴塘县村医进行了外科无菌术、清创缝合术、换药术的规范化培训;参与指导了普外科腹腔镜微创手术100余例,教导徒弟开展了超声引导下甲状腺囊肿化学消融治疗、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腹腔镜下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TAPP)等新技术,同时向医院申请购置的胆道镜设备已经到位,准备开展腹腔镜下胆道探查取石术、保胆取石术、经瘘道胆总管取石术等新技术。
李静(左二)在巴塘县人民医院指导外科手术
援藏的这一年中,李静医生经常遇到因突发意外需要抢救的急诊病人。一天傍晚,急诊科从车祸现场紧急转运回一位藏族妇女阿姆,陪着的是她的聋哑人丈夫和5个孩子,阿姆因车祸伤9根肋骨骨折、血气胸、肝挫裂伤、失血性休克,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意识模糊,家人非常焦急,丈夫不停的给医生比划着,求医生救救他的妻子,孩子们都在不停的哭泣。李静医师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从宿舍跑到了科室,检查患者生命体征,研究CT报告,确定手术治疗方案,指挥外科团队做好术前准备,急诊进行了胸腔闭式引流、肋骨骨折固定、肝破裂修补、自体血回输等抢救手术。手术结束时已经是第二天清晨,阿姆终于脱离生命危险。阿姆的丈夫向李医生双手合十,深深鞠躬,表达了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
外科繁忙,医护人员不足,工作量大,李静每天处理科室日常工作还随时主持危重病人抢救。2019年4月23日凌晨4:00,一位藏族老人因“腹痛4天,血便6小时”,由“120”救护车送入急诊科,查心率146次/分,血压53/30mmHg,患者失血性休克,随时有发生心跳骤停死亡的可能。获悉患者情况后,李静即刻组织抢救,给予患者迅速行中心静脉置管,液体复苏,完善检查,予止血、申请输血。血止住后,患者病情逐渐平稳,家属连声说“突击其”!(藏语:谢谢)
病人送上锦旗向李静医师(左一)表示感谢
同样被李静医师从死亡边缘拯救回来的,还有因车祸伤导致脾脏破裂失血性休克的14岁学生次仁曲措、从工地脚手架上摔下导致肝、脾破裂生命垂危的邓珠泽仁......由李静医师主持的抢救治疗病例,伤者都转危为安,最后康复出院;参与抢救和术后康复治疗过程的外科医护人员,在医疗技术和抢救意识上也获得极大的提升。
作为一名农工党员,李静牢记援藏使命,不忘初心,倾心倾力为藏族同胞申请医疗经费,带领医疗队在巴塘县进行巡回医疗义诊活动。巡诊地域遍及海拔4500米的高原虫草采挖点、受洪水侵袭后的移民安置点,以及竹巴龙乡、莫多乡、拉宗伙村、麻顶村等乡村。医疗队所到之处为村民们免费进行超声检查、血糖、血压检测,发放所需的高血压、糖尿病、骨关节疾病药品,联系住院治疗,进行艾滋病、结核病、寄生虫疾病预防治疗的卫生宣讲;为巴塘县中小学、幼儿园的孩子们进行了手卫生、鼻出血、肺结核的卫生科普。活动受益百姓共约2000余人次,在省内多家新闻媒体上得到报道,获得了极好的社会反响。
病人送上锦旗向李静医师(左二)表示感谢
在李静的带领下,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驻巴塘医疗队的全体队员们心怀“大爱”,真诚投入到“传帮带”工作中,获得了丰硕的成果:2019年巴塘县人民医院普外科、骨科、内科、超声科、检验科、急诊科、耳鼻喉科、放射科科室人员的临床思维、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顺利开展了新技术13项,让当地群众足不出县就能得到最好的诊治;数十位危重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转危为安;数千位百姓在义诊活动中获得了医疗关怀,当地人民群众的健康感得到明显的增强。医疗队的先进事迹获得了极好的社会反响,先后在甘孜州报、中国网、四川大众健康网、头条新闻、百姓健康网等媒体报道30余次,并被甘孜州卫健委评为“卫生健康对口支援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李静医师尽责尽职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县医院同事和患者们的高度称赞,收到患者感谢锦旗4面,并被甘孜州卫健委评选为“对口支援先进个人”、成都市卫健委2019年贫困地区“传帮带”工程“优秀支援人员”等荣誉称号。
李静说:“一次援藏行,终生援藏情,这一年的援藏经历是我人生宝贵的财富,美丽的高原、淳朴的人民,我终生难忘!”如今,圆满完成援藏任务的李静医师已经回到了熟悉的工作岗位上,他将继续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全身心投入到临床工作中,不断学习研究,提升医疗技术,为广大的患者排忧解难。
李静(右一)带领医疗队在巴塘县开展巡回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