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勇(右1)
2018年6月,四川省选派5700多名干部组成综合帮扶工作队,分赴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开展为期3年的脱贫攻坚和综合帮扶工作。我积极响应号召,很荣幸地成为帮扶工作队的一员。
作为一名扶贫工作者,我在扶贫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到,扶贫工作者的职责就是要想贫困户之所想,急贫困户之所急,解贫困户之所难,真正帮扶到户,把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等扶贫政策完完全全落到实处。一言以蔽之,贫困户的急迫需要,就是我的紧急行动。
我先后与多户贫困户结对为“亲戚”,以“一家人”的身份真诚地走进他们的心田里,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全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在与贫困户结亲相处的日日夜夜里,聊家常、换灯泡、送医拿药、修缮住房、改造厕所、干农活、产业指导、农产品推销……事无巨细,无不留下我的身影。
一说“亲戚”尔古里哈家。
我一听说他这几天身体不好,老是咳嗽,全身无力,便随即买了1箱牛奶和1袋米,驱车往他家赶去,并想方设法告之。
加速赶,加速赶……我远远地看见年逾古稀的老两口等候在村口,不时地向云雾缥缈的大山外来路张望。
车到村口后,我急切下车,向着老两口快步走去,紧紧拉着他们的手亲切地说:“走,咱们回家吧!”
两位老人欣喜地与我肩并肩,缓缓行,句句聊,林间小道弥漫着“一家人”特有的温馨。
我看到尔古里哈老人咳嗽得厉害,伸手一摸滚烫滚烫的。
我问他:“吃饭没有?”
他应道:“胃口不好,不想吃。”
到家后,我连忙帮他穿好衣服,带好洗漱物品,又驱车往医院赶去。
到了医院,医生检查诊断为病毒性感冒。我忙上忙下为老人缴费、拿药,陪伴他打针、输液。
经过两天住院治疗,尔古里哈老人康复出院之际,拉着我的手无比动情地说:“你比亲人还亲,真是党的好干部。”
二说“亲戚”杨日哈史(化名)。
我与杨日哈史家结亲后了解到,他家于2017年就被认定为贫困户。
杨日哈史一家虽然贫困,却勤劳朴实,做事认真,自力更生,自救心强。
我到杨日哈史家走访,他对我说:“我们家想搞养殖业,可是手上钱不够。”
“你不要着急,现在针对贫困户发展产业,银行可以3年无息贷款。我来给你们联系。”我接着说。
时不待人。我抓紧时间,先后与村两委、乡政府取得联系。经过沟通,由村委会担保,在农业银行给他家贷款2万元。
杨日哈史拿到贷款后,高兴得像个小孩子一样跳起来,连声说:“谢谢!谢谢!谢谢!”
他用贷款买了1头母牛、2只公羊、8只小羊羔。
经过这两年精心饲养,现已经繁殖到3头牛、近50只羊,从此走上了勤劳致富奔小康的良性循环之路。
三说“亲戚”阿苦阿鲁家。
起初,阿苦阿鲁对扶贫干部不甚理解,总认为扶贫干部除了给自己“镀金”以外,不会真干什么实事。再者,其“等靠要”思想严重,总寄希望于国家多给点儿。
我多次去阿苦阿鲁家了解情况,他总对我说“家里没有什么收入,就是靠种地为生”。
其实,他家养了两头大母猪,每年产崽收入1万元以上,而且他还是泥瓦工,一年外出打零工的收入至少在3万元以上。
我不断给阿苦阿鲁讲政策,希望他实事求是地上报家庭收入。如果他家确实达不到脱贫要求,我会帮他想办法、找出路,以期尽快脱贫。
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才得知,他是害怕脱贫后在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缺乏保障,才不如实上报家庭收入情况。
我接着主要给他讲了如下两点:其一,脱贫不脱政策,以前的政策保持3年不变;其二,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政府帮助,不断发展产业以增加收入,才能奔向越来越幸福的生活。
没隔几天,我再去阿苦阿鲁家时,他正在和媳妇做砖。“做砖干嘛呢?”我问阿苦阿鲁。
“我准备再砌两个猪圈,扩大养殖规模,争取收入再翻一番。”阿苦阿鲁回答道。
我高兴地竖起大拇指对他说:“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希望你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新凉山虽然贫瘠,但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彝族人民却是善良的,他们对共产党有着朴素而真挚的感情。
共产党没有忘记他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共产党派我们到新凉山帮助彝族人民脱贫,就是最好的证明。
经过和新凉山彝族人民的朝夕相处,我深深地爱上了新凉山这片土地,也深深地爱上了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包括我的“亲戚”们在内的彝族人民。
我坚信,有党和国家的优惠政策,在全国人民的无私帮助下,经过当地政府、扶贫队伍和彝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包括我的“亲戚”们在内的彝族人民的生活一定会越过越红火,一个繁荣富强的新凉山一定会尽快展现在祖国人民面前。
祝福新凉山的彝族人民!
祝福我扶贫路上的“亲戚”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