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党员风采

为特殊学校的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2017-07-03 16:48:15  来源:省直文化总支

国内首档原创少儿民歌成长音乐真人秀《歌声的翅膀》近期在江苏卫视持续热播,611日的第八期节目中,出现了一位15岁的盲童女孩,乐观的她不仅靠着自己的努力成功考取钢琴十级证书,还带来了自己原创的歌曲,深受感动的辅导员蔡国庆则承诺要为其送上一只导盲犬来一圆她和同学们的心愿。

     这位盲童叫熊翎好,来自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当她走进江苏卫视时,第一时间发微信告诉了长期帮扶她的四川省音协副主席罗蓉,罗蓉迅速在农工文化交流群中向大家传递这个好消息,党员们纷纷点赞,表示祝贺。得知小翎好走进江苏卫视,向全国观众展示自己的风采时,农工党四川省委常委、直属文化总支主委寒露感到非常欣慰:“文化总支对特殊学校的帮扶,再次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而这,只是农工民主党四川省委直属文化总支对特殊学校帮扶的一个缩影。

   20161月,面向全体党员发出“文艺助残,同享芬芳,共圆中国梦——关于开展文艺助残志愿服务行动的倡议书”后,农工党四川省委直属文化总支集中全力开展了文艺助残活动,与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结对子,给予特殊学校孩子切实地帮扶。在实地走访调查、了解残疾孩子学习生活情况及文艺培养需求的基础上,根据考察结果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周周有课程,月月有安排,从音乐、舞蹈、绘画、播音主持等多个艺术门类对对特校孩子进行长期、持续性的专业培养。无论是音乐教育、美术绘画、经典诵读、社会实践……各行各业的农工民党员们利用自己擅长的优势,组团对特殊学校的孩子们进行帮扶。

            一曲《樱花愿》 打动人心摘得铜奖

    农工党员刘灿、常鸣为文艺助残活动量身打造了一首文艺助残公益歌曲《樱花愿》,童声悠扬,旋律动听,感人至深。在四川省第二届残疾人艺术节的比赛中,这首歌曲获得了铜奖,并作为优秀节目入选闭幕式晚会。

 “那一年细雨蒙蒙,花坛里埋下心愿,九十载丹心泣血,

开放成樱花满天。每一片花瓣,唱一首歌,让寂静的世界不孤单。

每一片树叶,亮一双眼,让无边的岁月不黑暗……”这首《樱花愿》源于农工党文化支部与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结成帮扶单位,组织了党员们去特校采风,当时校长就在一棵樱花树下,给大家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当年特校刚刚成立,第一任校长全力倾注特殊教育事业,终身未嫁,一直与孩子们在一起,她去世后就葬在校园那颗樱花树下,每年清明,全校师生都手捧小花,祭奠老校长。所以歌曲名字取名为《樱花愿》,隐含了这个故事,也表达了前辈对孩子们的愿望,孩子们自己纯净而简单的愿望。

    当时听了那个故事,所有党员都很受感动,在在寒露提议下,刘灿作曲、常鸣作词,创作了这首《樱花愿》,整首歌词也是以老校长的故事为依托,也表达今天的我们,一直在传承这份爱,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伸出手,关爱这些孩子,用爱为他们带去温暖和光明。201610月, 《樱花愿》代表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参加成都市残疾人艺术节比赛,顺利晋级决赛。四川省音协副主席、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获得者、文化总支一支部主委罗蓉专门在比赛前对孩子们进行了演唱技巧的指导。7名盲童带着满满的感恩之心,于2016119日前往西昌参加了四川省残疾人艺术节的决赛,最终摘得铜奖。

          盲童实现音乐梦想 走进卫视展风采        

     15岁的熊翎好来自四川绵阳,就读于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虽然她的眼睛失去了光明,但却难掩她在音乐才华上的光芒,自弹自唱演绎的一首原创歌曲《梦中的小狗》,清新灵动的旋律和童声沁人心脾。熊翎好六岁开始学钢琴,连她的妈妈都觉得“这个对于盲童来说太难了”然而一学九年,小翎好真的坚持了下来,还通过了钢琴十级。 如今15岁的她带着自己的第一首原创歌曲《梦中的小狗》来到这个舞台,小熊的表演以一段贝多芬著名的《悲怆》第三乐章为开始,在她创作的歌曲里满是轻快活泼的旋律和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同时在这首歌曲里小熊也唱出了自己的一个心愿——能和全班同学一起拥有一只导盲犬。翎好宝贝给罗蓉发来的微信中说:“罗妈妈的鼓励让我对唱歌有了信心。我们都很想您,盼望着您上课,同时也感谢您为我们上的每一堂课。农工党的老师们好善良,就像天使一样送给我们温暖与欢笑,伴随着我们成长。”

    罗蓉讲述了小翎好进入江苏卫视背后的渊源,罗蓉的一位学生参加了农工党的一次活动,被特校孩子们深深震撼,机缘巧合,在罗蓉的推荐下,翎好被《歌声的翅膀》节目组选中。罗蓉把这件事情也告诉了总支,寒露主委非常关注这件事,仔细地询问栏目的前前后后,需要总支做些什么,需要什么支持。在几个老师的帮助下,给翎好定了一个就是她梦中的一个愿望,就是导盲犬。 《梦中的小狗》成型后,罗蓉教翎好一遍遍地练习,尽可能地把这首翎好自己作词作曲的歌曲唱得更好更美。特校的孩子像罗蓉的孩子一样,罗蓉感觉自己就像他们的妈妈一样。所以,有一天,孩子们非常亲切地叫她罗妈妈,罗蓉觉得我心里好温暖啊。罗蓉说:“正如翎好所说,我们农工党的老师们是最善良最有爱心的,我们的爱不仅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我们的爱还将在他们的手里继续传递!”

                            

          帮扶全面开花 共享人生芬芳

     

    “在我们共同生息的美丽家园里,有8500万残疾兄弟姐妹,他们的生命闪耀着同样的光辉。他们与我们同样渴望赋予生命同等的价值和尊严……”关爱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农工党四川省委直属文化总支在倡议书中提到,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兄弟姐妹,与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结成对子,针对残疾孩子的需求和特点,量身定制文艺志愿服务方式,定期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增强残疾人艺术鉴赏能力,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提高残疾人艺术职业技能。越来越多的农工党员响应倡议,用实际行动对特校的孩子们进行帮扶。

2016年六一节当天,总支党员、成都电视台主持人牛雪丽邀请特校孩子登上了成都广播电视台的舞台,展现自己的艺术才能。2016年,616日晚2000,一场别开生面的个人音乐会在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举行,音乐会的主角是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中职应届毕业生蒋家豪同学,牛雪丽还担任了晚会的主持人。总支党员、成都故事频率副总监李婷婷邀请孩子们做客成都故事频率,两位盲童移步直播间,体会到声音的魅力,并与主播们亲切互动。《扬起心帆 梦想起航》成都特校盲生部学生诗歌朗诵比赛,李婷婷担任了评委,点评了学生们的朗诵。  

2017年端午节,成都故事频率以《882文化沙龙》为载体,来到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用全媒体互动模式精心组织和策划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诗歌鉴赏公开课”。 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就会给你打开一扇窗。盲生部的孩子们虽然看不见,但是听觉非常灵敏。现场,用朗诵诗歌的方式和同学们互动交流作为IPTRC2016年度国际最佳诗人、多项诗歌大奖获得者向以鲜教授为孩子们讲解了关于端午、屈原诗歌、原创诗歌、儿童诗歌以及诗歌赏析的方法。

          大手拉小手 绘出一片彩色天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农工党诗书画院的画家也长期帮扶特校的孩子,除了给孩子们上美术课,也给特校的老师们上美术课。画家们还组织特校孩子们走出校园,在新场古镇等地采风写生,手把手地指导孩子们完成自己的写生画作。农工党诗书画院的画家举行画展时,每次都要给特校的孩子们留一片天地,展示孩子们的作品。

2016年初,农工党四川省委直属的文化总支新年联谊会后,面向全体党员发出“文艺助残,同享芬芳,共圆中国梦——关于开展文艺助残志愿服务行动的倡议书”,并在微信上发起捐款倡议,农工党员们积极响应,目前已经筹得3万多元善款,将计划用于慈善帮扶事业。 现在,越来越多的农工党员,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从精神上,都积极努力地为残疾人兄弟姐妹送上关心和帮助。各尽所长,为残疾人兄弟姐妹送上一份温暖,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让我们同享芬芳,共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作者吴德玉,农工党员,华西都市报文体部副主任 1360805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