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博士非常谢谢你,我家孙女今年高考考了600多分。”今年高考成绩放榜那天,梁雪梅收到了一封感谢短信。
此前,考前焦虑的小女孩放弃学习、放弃高考。经过梁雪梅耐心地疏导,孩子不仅参加了高考还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感觉就像自己孩子考上大学那样的高兴。”作为一名农工党西南医科大学支部党员、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儿童心理专家,梁雪梅觉得患者能从阴霾中走出来,感受阳光的生活,自己心里有满满地职业价值感。
千里驰泸 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2013年是梁雪梅人生中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她追随丈夫刘可智的脚步,从老家山东青岛来到了泸州。他们是泸州引进的高端人才,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最早的心理学博士、精神病学博士。“凤凰栖梧”,梁雪梅一来泸州便爱上了这里。
从事精神病学与心理卫生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近20年,梁雪梅尤其擅长儿童少年情绪、行为及学习问题的诊疗。每周二上午是她的咨询门诊,专家号常常提前两周就被一抢而空。为了帮助更多的青少年解决成长的烦恼和困惑,塑造阳光心灵。梁雪梅作为泸州市未成年成长心理健康中心的特聘教授,常常去学校开展幽默风趣的讲座,加强在校心理老师的培训,让更多人参与进来,用正确地方式关心孩子。
2013年,《酒城阳光热线》开播。这是一档关注全市人民群众心理健康的广播直播节目,由市委宣传部主办、泸州电台承办。这档节目在每周日晚11点到12点播出。梁雪梅夫妻二人虽初到泸州,但发挥自己专业,积极响应,成为首批客座嘉宾。此后,他们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坚持周日晚间准时用温暖的声音给夜里那些脆弱的灵魂一丝慰藉,送去面对生活困境的良药。
一天深夜,一个11岁的小女孩打进热线。“按理说,这个时候小孩子都应该睡觉了。”粱雪梅接到电话感到一丝诧异。小姑娘“小升初”考试前夕,但父母吵架让她夜里无法入睡,伤心得无人述说。粱雪梅心疼小姑娘,硬是在电话里安慰疏导了孩子半小时,等孩子心情平复了才挂断电话。
“她有天然的亲和力,询诊的人都觉得她很亲切。”在丈夫刘可智的眼里,粱雪梅是事业的好搭档。其实,与孩子沟通的愉快秘诀,还在于关注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平时,梁雪梅关注各种网红剧,以便与青少年们沟通寻找话题,引起共鸣。
前不久网络流行的“蓝鲸游戏”,梁雪梅多有关注。结合多年来对青少年行为的研究,她还专门调研写作《关于加强在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健康》课题,报送政府相关部门,为守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乐此不疲 因为有爱就有担当
如何发挥自己的专长帮助到更多的人?这是作为农工党一员的梁雪梅常常思考的问题。
为了扩大帮助面,梁雪梅利用自己的英语优势, 于2013年,在西南医科大学首次开设留学生精神病学课程,培养心理专业的留学生。
“以前泸州没有相关课程,如果英语不过硬得话,无法承担此项工作。”作为西南医科大学精神病学教研室主任的刘可智,感叹妻子帮了大忙。
在上课的过程中,梁雪梅注意到来西南医科大学上学的留学生,有些因为陌生的环境、语言不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失眠等情况。于是,在西南西科大学开设留学生心理咨询室后,梁雪梅承担起解疑答惑的工作,耐心帮助这些来自异国的学生适应泸州生活。
曾经,梁雪梅接诊过一位出现“被害妄想症”的留学生。 “当时这个孩子的病情已经比较严重,到医院后也不让任何人接近他。”梁雪梅就用英语和他聊天,细细地聆听,如沐春风般地安抚,渐渐取得他的信任。最后说服该留学生配合治疗,直至康复,由其家人接送回国。
工作的日常,梁雪梅每接诊一个咨询,最快也要半小时。尽管各种咨询耗费了她大量的时间,但她依旧乐此不疲。“有爱就有担当,能用我的专业帮助到人,我感到有价值。”日复一日,梁雪梅始终在本职岗位上默默耕耘。
而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一届“感动医院十大人物”评选中,梁雪梅榜上有名。
责无旁贷 积极推动心理健康发展
今年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宣部、中央综治办、民政部等22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首个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宏观指导性意见,明确了专业社会工作参与心理健康服务的路径和方法,对于加强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实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把心理健康提高到如此重要的高度,作为擅长心理学的医生,我责无旁贷,必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梁雪梅立即响应,着手“加强泸州市全民心理健康”的课题研究。
在社会转型期,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竞争压力加剧,多少会有些焦虑等情绪。这些年来,梁雪梅给泸州学校、银行、公安、部队、交警、政务等系统行业展开的各种心理培训,积累了大量心得体会。
来泸州这四年来,梁雪梅参加了50多次义诊,发表SCI论文4篇,发表中文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儿童少年精神病学》等国家级教材3部。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梁雪梅还不忘充实自己,积极参加来自美国、德国等心理专家举办的心理专业的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
事先有准备,发言有见地,建议有质量。由梁雪梅撰写的《加强泸州市全民心理健康的建议》已报送相关部门。
现在,梁雪梅夫妻已成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心理卫生中心的骨干力量,还双双入选四川省卫计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价值,我希望用自己的专业帮助更多的人。”自2013年来泸州,梁雪梅夫妻便爱上泸州的山水和人。若有人问他们哪里人,他们会毫不犹豫的说:“我们就是泸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