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党员风采

“80后”农工党员带领乡亲脱贫奔小康 ——遂宁市农工党员黄海波投身脱贫攻坚工作侧记

2018-11-30 15:07:50  来源:遂宁市委会

人物名片:黄海波,男,1980年2月出生,四川三台人, 2009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现任安居区统计局局长。2016年提出的《扶贫要注重扶志的建议》被遂宁市政协评为优秀提案,2016年被安居区委、区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被遂宁市委、市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16、2017年被安居区委、区政府评为优秀科级干部,2016年被农工党省委评为优秀党员,2017年被农工党中央评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扶贫路上倾心尽力 他是群众的“贴心人”

身材中等,略带腼腆,说话斯文,这是黄海波给人的第一印象。作为一名“80”后,有着快10年党龄的农工党员,黄海波一直有着强烈的农工党情怀,在农工党遂宁市委会机关工作期间,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各项工作成绩优异。他坚决服务组织安排,自2016年5月任石洞镇镇长接到脱贫攻坚的担子以后,他每日带着一堆的文件资料,不是窝在单位整理档案资料,就是走村串户了解民情,忙碌而充实,他带着满腔热情走上了扶贫之路,他时刻牢记自己不只是一个父亲、丈夫、儿子,更是一名基层的精准扶贫干部。

01.jpg

黄海波(右)走访贫困户

“习近平总书记说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看着村里的老人出村要路行崎岖不平的山路、生活用水困难,我心急呀!”在黄海波的工作笔记上,详细记录了石洞镇两个贫困村改造的几项主要工作:通过项目将草鞋垭村原有的11口堰塘改建3口,扩建2口。对丧失劳动能力、因病因残致贫,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35个贫困人口,实施低保兜底政策。确保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子女无一人因贫辍学,实现义务阶段适龄贫困学生入学率100%;梓潼庙村进行农网改造,新增2台变压器,全村实现电信、光纤100%覆盖。积极发展主导产业,鼓励群众积极投身到全村产业发展的大队伍里来。发展立体生态水产养殖,带动贫困户逐步实现增收脱贫……

贫困村里道路基础设施差,在任期间,黄海波将草鞋垭村道路硬化7公里,并由原来的3.5米宽扩建为4.5米宽;同时在市领导的帮助协调下争取到1.5km村道路建设指标,有效地解决了该村用行路难的问题;梓潼庙村新建村道5.25公里,扩宽村道2公里,新建村级卫生室、群众活动场地、日间照料中心、村级公共厕所、拦沟堰100米,完善村级办公场所,改建塘堰3口......

“现在村里路修好了,改造了塘堰,现在的生活那是方便又舒心。”群众最知冷暖,实事最暖人心。事实上,黄海波做了太多让群众暖心的事情,解决了贫困群众最急需解决的难题,被村民们称作“我们的好镇长”。贫困户蒋万文总要在节日期间给黄海波打个电话,感谢对他家危房改造和孙女读书的帮助。

2016年底,中共遂宁市委书记赵世勇亲自带队到梓潼庙村、草鞋垭村两个贫困村开展脱贫验收工作,两个村的扶贫工作得到了赵书记的肯定,两个村成功摘帽。2016年,全镇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绩。全镇实现贫困人口减贫602人,其中,产业就业脱贫312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354人,低保兜底脱贫97人,医疗救助保障脱贫236人,教育扶持脱贫69人。

扶贫先扶志 他率先在全市开展“脱贫标兵”评选

2016年11月26日早晨,石洞镇梓潼庙村村民卢明星就来到他圈养了200多只鸡鸭的后山,给它们喂食。今天,还有顾客要上门来选鸡,然后他还要把鸡鸭拉到镇上去卖,一天的忙碌虽然很累,但每个月2000多元的收入让老卢心里甜滋滋的。而更让他兴奋的是,他被评为了全镇的“脱贫标兵”。

“评为脱贫标兵后,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要把我掌握的技术传授给更多的父老乡亲,让他们一起致富。”表彰会上,卢明星自豪地说。在他的帮助下,61岁的贫困户古华志也顺利脱贫了。

在石洞镇工作期间,黄海波在全市首先推出评选“脱贫标兵”工作。这一做法,受到了市区主要领导的肯定,现在全市上下,一年一度都在贫困村(非贫困村)评选“脱贫标兵”和“四好户”。他说,“脱贫标兵”的评比将“爱国守法、苦干实干、脱贫成效好、敬老爱幼、家庭关系好、乐于助人、邻里评价好、勤俭持家、保护环境好”作为主要标准,在农村精准贫困户中评选出勤奋努力、不等不靠、乐观向上的“脱贫标兵”,对他们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通过以点带面、以先进带后进,在全镇贫困户中营造人人脱贫致富的氛围。

真心帮扶勇担当 他以真心换真情

2018年9月,黄海波调离石洞镇任安居区统计局局长,虽然调到了区直部门,但他的心中仍然牵挂着贫困村的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一上任,黄海波立即带领区统计局帮扶干部,到该局精准扶贫对口帮扶村观音镇飞虎寨村,和驻村扶贫工作人员、村两委干部一起研究扶贫工作,并利用自己丰富的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帮助该村制定下一步的帮扶工作措施。

02.jpg

黄海波(右)实地调研产业脱贫

“我没有想到今天卖得这么快,平时种的这些少的自己吃、多的拿去卖。以购代扶这个政策好啊,我不用到镇上去卖,在村上就卖了。”2018年10月,一场“以购代扶”赶集活动在观音镇飞虎寨村如期举行,村民们纷纷拿出自家的家禽、蛋类、果蔬等各类特色农副产品,安居区统计局干部职工积极选购,现场热闹非凡。

“我们有这么好的党和政府,这么好的政策,这么好的帮扶人,我们对脱贫看到了希望!”贫困户蒋吉德紧紧握着帮扶干部的手激动地说道。

“黄局长,又来看我们了,请屋头坐。”每月,黄海波都会与帮扶干部坚持入户1至2次,对贫困户进行走访,详细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鼓励贫困户树立脱贫信心。同时,安居区统计局每月还会在职工会上专题研究结对帮扶工作,通过开展心连心座谈会和扶贫政策有奖竞答、“四好户”评比、重大节日慰问、帮助插秧等活动,努力让全村贫困户顺利脱贫。

“区统计局的帮扶干部真的太好了,没有他们的悉心帮扶,漆大爷可能就病死在家里了,都不知道……”贫困户漆长山在家突发疾病,黄海波和区统计局帮扶干部邱玉婷及时联系120急救车,送往安居区人民医院,并请两名护工照顾。几天后,漆长山在凌晨病情加重,黄海波和区统计局帮扶干部均到场协调抢救。送贫困户陈友吉到医院,到医院看望漆和贵、漆长伍,等等,这样的彰显真情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支持村两委3万元发展野猪养殖、投入5000元为村会议室更换了桌椅,为村办公室配齐了电脑、打印机、投影仪等设备......”作为联系帮扶单位,安居区统计局还经常与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就主导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易地搬迁、道路、水利、村级活动阵地等基础设施建设研究方案、制定规划,为该村2018年如期脱贫“摘帽”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强大能量。2018年11月,经市脱贫验收组验收,统计局联系的飞虎寨村以99.6分的高分成功通过验收。

为大家舍小家 他擦干眼泪继续前行

黄海波一心为民,夙夜为公,忘我的投入到脱贫攻坚战斗中。2017年5月至8月,在母亲患癌症生病住院期间,为了文明城市创建和易地搬迁旧房拆除复垦等工作,黄海波没有请过一天假,坚持白天上班,晚上在市中心医院陪伴母亲。

2018年8月16日,为了做通梓潼庙村村民旧房拆除工作,黄海波晚上没有回医院,凌晨1点接到电话,母亲病情加重,从镇上赶回医院,母亲在医生抢救下病情趋于稳定,黄海波和母亲聊了一会。8月17日一早,母亲就让黄海波去镇上工作,不要担心她。回到镇上,上午9点,黄海波正在组织镇村干部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会时,突然接到家人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几乎令其当场昏厥的消息,“母病危,速归。”黄海波立即赶回医院,看见母亲躺在病床上,气若游丝,奄奄一息,黄海波呼喊母亲名字,母亲已无法开口说话,看着母亲慈祥的脸庞、被疾病长期折磨的消瘦身躯,平时坚强无比的黄海波再也克制不住内心的情感,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是我不孝,在您最困难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不能在你身边。”

虽然医生全力抢救,但母亲都没有再苏醒过来,于当日晚8点45分离开了。结果早上母亲给黄海波说的“早点去,好好工作”竟成了母亲留给儿子的最后一句话。

自古忠孝难两全,当两者必须取其一时,我们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别人的选择指手画脚。在这道重大的选择题上,黄海波然决然选择了“忠”,把对母亲的“孝”转化为对党和群众的“忠”,为大家舍却小家,矢志不渝的投身脱贫攻坚工作中,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其实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孝”,大忠彰显大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