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党员风采

远方的坚守

2022-03-31 17:07:13  来源:宜宾市委

佛得角是一个拥有热带海岛美景的国际旅游度假国家,但在美丽的风光背后,这里的医疗资源匮乏,医疗条件落后。回想起两年多的援非经历,宜宾农工党党员、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易先武百感交集,在非洲的一切还历历在目……

2018年,在选拔中国(四川)第18批援佛得角医疗队员时,易先武深知肩上的责任与使命,在得到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后,他毅然报名,通过重重选拔加入第18批援佛得角医疗队。易先武和同行的医疗队员经过了半年的语言外事技能培训,于2018年12月怀着忐忑与不安,开始了正式的援外征程。

在佛得角,易先武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医生和当地医生在学术、理念、文化等各方面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有一次,在辅助当地医生进行一场胆囊、胆道手术时,易先武发现主刀医生采用的治疗方法不符合标准,本着“把患者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原则,他当即与主刀医生沟通,沟通无果后,便将情况报告给援佛医疗队长以及当地医院负责人,经过沟通、协商,手术改为易先武主刀,当地医生辅助,双方联手,圆满完成了手术。事后,当地医生被易先武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医术折服,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易先武与同事为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实施紧急手术_副本.jpg

2019年4月3日,医疗队接生了一名特殊的宝宝,宝宝除合并腹裂外,还出现了宫内缺氧严重,皮肤青紫,肌张力低,情况非常危急,必须立即手术。经过儿科医生奋力抢救后,宝宝争分夺秒的被送至手术室,由易先武和同行的医生黄江涛为宝宝实施手术。由于宝宝出生体重只有2390克,属于低体重儿,不能承受室温环境,急需加温保暖,胃和肠管又完全暴露于腹腔外,失去腹壁的保护,十分脆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肠管破裂,手术风险极大,难度极高。两位队员顶着辐射台的“烈日”,仔细探查后,发现患儿不仅有腹裂,还伴有肠管闭锁和先天畸形,还纳腹腔时也遇到困难。但最终,他们排除万难,切除并吻合部分闭锁的肠管,顺利还纳胃和剩余肠管,圆满完成手术,成功挽救了宝宝的生命。

易先武在佛得角参与义诊活动_副本.jpg

援佛期间,易先武所在的医疗队多次对在佛中资企业人员开展医疗义诊活动,医疗队共接诊近百名患者,发现并诊治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胃炎、皮肤病、骨关节病等常见多发疾病,发放了预防高血压、糖尿病、胃病、艾滋病等常见病健康宣传资料,免费发放了降压药、降糖药、感冒药、胃药、消炎止痛、跌打损伤等药物。佛得角长期处于缺医少药的状态,中国医疗队的到来不仅是佛得角人民的福音,同时也为在佛各中资机构给予了医疗保障,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虽然相对于大陆国家来的晚一些,疫情还是不可避免的传播到了佛得角。佛得角医疗基础设施落后,防控物资短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验不足。这种特殊时期,对于每一个援非医疗队队员来说,风险都是巨大的。易先武所在的医疗队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在佛新冠定点接治医院与佛得角同事并肩作战,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为新冠确诊患者实施急诊手术,参照中国疫情防控经验,迅速采取果断措施,包括暂停所有普通门诊及择期手术,开设发热门诊,急诊病人分诊分流等,取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他们与当地医护人员、在佛中资机构及华人华侨分享普及防疫知识,在华人微信群里发动大家群策群力,并肩抗疫、共克时艰,为佛疫情防控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易先武说:“只要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对全球疫情的控制有一点帮助,就是值得的。”

易先武获国家卫健委表扬_副本.jpg

2021年3月,易先武所在的医疗队结束了两年多的援佛工作,圆满完成任务归国,所有队员牢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克服语言不通、医疗设备欠缺等重重困难,时刻秉承“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精神,用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医风,尽心尽职为当地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尤其在疫情期间,他们不惧危险,坚守岗位,与当地政府共同开展防疫抗疫工作,为佛得角人民送去了宝贵的中国抗疫经验,为非洲乃至全球卫生事业发展传播“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医疗队因援佛医疗表现突出受到了国家卫健委的通报表扬,被评为援外先进医疗队,同年11月,易先武所在的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也被评为援外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