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党员风采

余强:让教育更均衡优质发展

2022-03-25 12:24:51  来源:农工党泸州市委

“作为市政协委员,就必须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积极为促进我市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泸州市南城学校校长、农工党江阳区基层委员会主委余强如是说。

从事教育事业20余年,从乡镇中学到城区学校,余强心头最大的事是促进教育的均衡和公平。多年来,他多次在建言献策上,倾注于教育的内涵发展,搭建社情民意沟通桥梁,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


履职尽责 搭建干群沟通桥梁

一直秉持着社会责任感的余强始终关注着社会热点和群众焦点。

在今年召开的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余强提交了一份《关于“四渡赤水”红色文化传承带建设的建议》。“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余强认为,弘扬红色文化,对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余强认真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坚持参加政协调研,深入基层关心民情、收集社情民意,搭建干群沟通桥梁。其中,余强提出的《对市区政府共建共育主城区教育,提高泸州主城区人口吸附能力的建议》得到了市政协的高度关注并回复,并在2020年市政协全会期间被推荐为联组发言人发言。

在泸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余强提出了《关于将恒大御景湾与书香家园南城学校中间通道硬化的建议》,建议尽快完成该路段路面硬化或者实施“白加黑”项目,该建议迅速得到了相关部门重视,如今这条路早已竣工,并命名为“香园路”。此外,余强还提出了社情民意信息《关于恢复201线路公交车的建议》,得到市区交通部门积极落实,目前,201全线路已恢复运行。

“要想撰写出高质量的提案,就需要真正贴近民生、了解民情,处处留心身边发生的小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余强说。


抢抓机遇 做好教育优质服务

在积极参与政协履职的同时,余强广泛吸取优质教育理念,切实做好优质教育服务,助力学校内涵发展。近年来,泸州城市建设向“西”延伸,坐落于滨江路瓦窑坝路段的南城学校区位优势越发明显。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余强提出了打造“泸州滨江路第一校”的目标。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环境育人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余强看来,泸州小关门至柏木溪段滨江路打造,为学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外面是优美的滨江路,朗朗读书声伴随滔滔江水,这是其他学校无可比拟。”余强希望师生们在新的教育环境上找到自信。

凭借城市向西发展的东风,南城学校的办学条件也实现了全面升级。目前,学校的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共计达6340平方米,运动场馆面积达8740平方米,各学科教育教学器材品种齐全,初中实验教学设备设施完善,一体机、空调、防近视护眼灯等现代教育装备一应俱全,学校先后荣获“泸州市2021年初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优秀学校”“泸州市文明校园”“泸州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南城学校已逐渐成为城西片区的一所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现代化义务教育学校。

“滨江路是泸州的一大特色,我也希望南城学校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变成为滨江路上一颗耀眼的明珠。”余强表示,在今后的履职进言中,还将一如既往地围绕教育的发展内涵提出思考,让教育更均衡优质发展,为泸州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