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党员风采

泸州农工党党员故事——龚国诗:以身为笔,绘就廉洁与公益的画卷

2025-08-14 15:29:43  来源:泸州市委会

在农工党泸州市委会纳溪区基层委员会,有这样一位党员:她奋斗在廉政建设宣传教育的第一线,是一位用行动诠释“竹以直而美,人以正而尊”信念的践行者;她奔走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最前沿,是一位用爱心和耐心呵护孩子健康成长的守护者。她,就是龚国诗。

警钟长鸣,廉政教育的坚定“敲钟人”

自2012年12月起,龚国诗便志愿担任纳溪区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解说员,为前来听讲的每一位学员筑牢心底清廉的堤坝。十余年来,她凭借满腔热忱与专业素养,向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乃至普通群众进行内容丰富而深刻的生动讲解,从国家反腐倡廉的宏大态势,到个案背后的沉痛教训,从各类贪腐案件的深层诱因,到发人深省的警示意义……每一次讲述,都深深叩击着听众的心弦。

近年来,龚国诗将视野延伸至校园,通过“免费预约”的形式,将廉洁自律的种子播撒进研究生、应届毕业生乃至初高中生的心田。学生们在她的引导下,纷纷表示要珍惜当下幸福,不断增强法纪观念与廉洁意识,立志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成为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扛得住考验的时代新人。

数据见证坚守,连续13年,风雨无阻,龚国诗累计完成警示教育讲解900余批次,覆盖听众5万余人次;荣誉彰显价值,2019年,她光荣入选中共泸州市委组织部评选的全市干部教育培训“五好”名单。龚国诗的声音,如同持续敲响的警钟,提醒着党员干部:唯有时刻保持清醒,方能永守廉洁的生命线。

守护花蕾,捍卫法律的无畏“发声者”

龚国诗深知,法律的阳光对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作为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五大优秀品牌之一——“纳爱”团队的资深志愿者,她连续11年倾力组织并参与“纳爱·守护花蕾”法治夏令营活动,为农村留守女童撑起一片法治的晴空。依托5年教学经验积淀,她将枯燥的法条与判例,转化为形象鲜活的课件,送入学校和社区,播撒法治的种子。

龚国诗主动作为,在与经验丰富的检察官深入研讨后,联合“纳爱”团队精心制作了普法短视频《拒绝沉默》。该片创新以街头科普采访形式,向社会各界发出铿锵呼吁:当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必须“主动报案,拒绝沉默!”这部视频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共鸣与广泛关注,在2020年“平安中国”微视频大赛中,被中央政法委评选为优秀短视频。

龚国诗发挥所长,创新拓宽边界,集结爱心教师、心理咨询师与“纳爱”检察官志愿者,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匠心打造12期“纳爱”心理微课堂,录制6期法治云课堂。依托微信公众号、钉钉等新媒体平台,将这些课程精准送达孩子与家长的指尖。课程累计观看量突破20万人次。这一卓有成效的宣传模式被中央政法委采编,并获四川省委政法委采纳,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初心如磐,服务社会的笃行“孺子牛”

龚国诗不仅是本职工作岗位上的标兵,更是公益路上初心不改的奉献者。身为农工党党员,她将参政议政、服务群众视为分内事,立足本职,积极投身党派社会服务品牌建设,充分发挥优势,活跃在社会服务的广阔舞台。

2017年,在农工党“小城大爱”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她竭力宣传,助力筹集爱心善款30余万元;2018年,“情暖夕阳”活动中,她走进辖区内5所敬老院,为老人剪指甲、理床铺,用点滴关爱温暖人心;2019年,“春风行动”中,她为纳溪区三华小学送去9台总价值3万元的空调,显著改善了师生的教学环境;2020年2月,疫情肆虐之际,她主动请缨成为社区志愿者,圆满完成4个老小区、278户居民信息的全面摸底与精准登记。

此外,作为纳溪区政协委员,龚国诗深入基层倾听民声,足迹遍布各乡镇。她撰写的《基层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运行疲软亟需重视》等提案,有力推动了辖区内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发展。

龚国诗的突出贡献赢得了广泛认可,先后获评农工党四川省委会“先进个人”、农工党泸州市委会“优秀党员”;连续两年荣膺“童卫四川全省优秀公益宣讲师”;被纳溪区妇联授予“疫情防控三八红旗手”称号。

龚国诗,这位在廉政教育阵地上诲人不倦、在公益普法征途中无畏发声、在社会服务领域里默默耕耘的农工党党员,宛若一株挺拔坚韧的翠竹,为时代送来一缕沁人心脾的清风,绘就了一幅清正廉洁与无私大爱交相辉映的时代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