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记一名援藏农工党员的高原情

作者:农工党自贡市委  审稿人:  单位:农工党自贡市委  时间:2018-10-29 11:16:43  阅读次数:

图片1.png

张杰,男,生于1986年,中医学硕士,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七年制临床中医学。2017年9月2日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现任四川省自贡市中医医院内一科(呼吸内科)主治医师。曾参与2013年“4·20芦山地震”抗震救援工作。2018年1月10日到的甘孜州白玉县藏医院开展对口援藏。

图片3.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只有脚步踏在青藏高原的土地上,才能真切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美;只有真心贴近高原藏族同胞的那一刻,才能切实体会到医疗‘传帮带’工程之迫切”。这是张杰援藏笔记中记录的两句话。2018年1月10日,张杰响应号召,走进素有“宁玛祖地”的白玉县,开启了他的援藏之旅。

去到白玉县之前,张杰对甘孜藏区的印象是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可以挤出水来的洁净空气,漫山遍野盛开的格桑花以及热情豪放的康巴汉子......但随着深入驻地藏医院,受援单位所面临的种种困难让张杰望而生畏。一方面是极简的检验室与可开展的为数不多的检查项目;缺乏很多常见病的基本认识和正确规范化处理;不能有效、全面地采集病史资料及书写合格的病历资料……而另一方面,儿童中高发的结核病,极多的没有控制的高血压病,重度到极重度的贫血,反复发作的关节炎……此道也艰,路亦远,张杰深知肩上责任之重大,任务之艰巨。经深入了解,耐心沟通,仔细分析,认真总结,张杰结合自身专业及当地藏民的健康现状,归纳出了一条符合目前藏医院临床工作的“预习—理论讲授—临床运用—复习”的四位一体临床带教方法,对藏医院常见病、多发病(呼吸系统之上感、气管-支气管炎、肺炎;传染病之肺结核;循环系统之高血压;消化系统之胃炎、溃疡、出血;风湿免疫系统之类风湿关节炎,代谢病之痛风;血液系统之贫血;骨关节病等)进行全方面、多角度讲解及临床带教。经过大半年的奋战,辛苦付出后的成效也慢慢显现,目前他所带教的藏医院医生能够对呼吸系统常见病诊治、抗生素合理选择、溃疡、痛风规范治疗等相关临床疾病实现了正确的理解与应用。并且在带教中强化病历书写规范,使病历质量较从前有明显提升。

图片2.png

积小流而成江海

“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但就是在这条路上,却到处充满了荆棘,而唯有披荆斩棘,方能实现成功。带教初期,对于未曾接触过西医的藏医徒弟,接诊病人时的茫然,让张杰至今感慨,但随着不断地磨合、沟通和实践,在张杰的带领下,康巴汉子与生俱来能吃苦、肯付出的直率性格让带教工作逐步走上正轨。经过无数次加班奋战,无数次反复病情琢磨、推敲,临床的诊疗思路逐渐形成,当初那个在临诊时的不知所措的康巴汉子,逐渐成为一个自信满满、日益成熟的临床医生。终于有一天,这个康巴汉子露出如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说到:“现在越来越多的病人找他看病了……”。张杰也欣慰的笑了。

图片5.png

“健康中国”从我做起

梦想越是美丽,越显得遥不可及,可一旦下定了决心,它就一一成为了现实。张杰说:“‘健康中国’的路上需要千千万万医务工作者辛勤付出,我庆幸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更庆幸能够作为医疗战线上的一名农工党员,能够在这个伟大时代参与到‘健康中国’的伟大建设中,这是作为以医药卫生、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主要界别的农工民主党的义不容辞的时代担当,也是每一个医务工作者应有的时代担当”。在“健康中国”、“传帮带”大环境下,张杰作为援藏的农工党员,经过与藏地医院的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健康”、“长寿”种子已经开出“健康之花”、“长寿之花”,在藏汉同胞的共同浇灌下顺利结出“信仰、财富之果”和“安乐之果”。

注:“健康之花”、“长寿之花”、“信仰、财富之果”、“安乐之果”引自藏医学鼻祖宇妥·宁玛元丹贡布所著《四部医典·根本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