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赞

作者:龚斯忠  审稿人:  单位:内江市委  时间:2021-02-26 15:19:46  阅读次数:

 小时候,

我们也曾缺食少穿,

生活十分困难。

想穿件新衣服,

想吃一顿饱饭,

往往是一种奢望;

想吃点猪肉么,

也只有盼着过年。

前些年,

我们已过上小康生活,

再不会为丰衣足食,

而望眼欲穿。

但是,在全国,

仍有近亿贫苦农民还没有越过温饱线!

他们生活环境恶劣,

他们饮水、就医困难,

他们缺衣少食,

他们住房破烂,

孩子无钱上学,

老人寂寞孤单。

一代又一代,

一年复一年,

贫穷落后,

就是压在他们头上难以搬动的大山!

 

可喜的是,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

始终惦记着贫苦农民的冷暖,

时刻谋划着脱贫攻坚。

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雄心壮志,

“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的铮铮誓言,

领导全国各族人民,

打响了脱贫攻坚战。

习主席亲力亲为,

从四川凉山昭觉,

到重庆石柱县,

从贵州遵义,

到云南贡山……

习主席风尘仆仆,

涉水跋山,

亲自到贫困地区嘘寒问暖,

考察调研。

为乡亲们出谋划策,

鼓励人们攻坚克难,

号召全国人民同心同德,

利用我们的体制优势,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

举国同心,

合力攻坚。

军队,团体,企业,机关,

汇聚成巨大的力量,

打响了脱贫攻坚战。

东部343个发达地区,

与中西部573个贫困地区,

对口支援;

善打硬仗的人民解放军,

定点帮扶4100个贫困村社,

307个中央企业,

定点帮扶509个贫困县。

300多万扶贫驻村干部,

从全国各地,

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

他们跋山涉水,

越岭翻山,

扶贫扶志又扶智,

因户施策尽周全,

或发展特色种植养殖,

或开发乡村旅游,

或教授科学技术,

或动员易地搬迁……

为了人民利益,

为了脱贫攻坚,

他们绞尽脑汁,

他们流血流汗。

30岁的黄文秀,

39岁的马新娟,

23岁的樊贞子,

56岁的黄诗燕……

1800多名扶贫干部,

为了党的事业,

为了解除贫困农民的疾苦,

他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泽被后世,

血洒青山。

 

经过几年攻坚苦战,

贫困地区换了新天,

破屋代之以新房,

苦水换成了甘泉,

大桥取代了溜索,

通途消灭了天堑,

环境优美,交通方便;

穷乡展新颜,

愁容变笑脸。

无数人的命运因此改变,

无数人的梦想得以实现。

千百年来,

困扰中国农民的穷苦生活,

在习主席的坚强领导下,

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

已经彻底改变。

这场脱贫攻坚战,

不仅改变了近亿贫苦农民的命运,

也为世界各国的脱贫事业树立了令人昂首的标杆!

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座永恒的丰碑,

这是人类发展进程中,

可以长留史册的光辉典范。

 

虽然,脱贫攻坚取得了伟大成就,

但脱贫摘帽只是新生活奋斗的起点,

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要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

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仍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