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在心中,植一片绿洲

作者:巴中市委  审稿人:  单位:巴中市委  时间:2020-10-14 10:31:55  阅读次数:

他,精心备课,努力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耐心辅导每一名学生,恨不得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奉献给孩子们。

他,潜心科研、科创,阅读教育科研著作,聆听专家讲座,积累教学经验,增强科研能力,组建科技辅导队伍,硕果累累。

他,在扶贫路上入户不下百次,鞋跑坏了十几双,手磨破了几层皮,终使三户帮扶贫困户顺利脱贫。

他,坚守社区关注民生,建言献策,展现农工党党员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担当和责任。

……

他,躬耕教坛三十载,桃李满园。他就是农工党党员、巴州四中副校长王辉!

 aa1ed43fe7dbf3127bb267c58b02257.png

爱心化春雨,润物细无声

王辉的教学,博采众家之长,自己又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方法灵活多样,一节课有一节课的教法,一节课有一节课的不同样式!让学生听讲,是心灵的愉悦,是学习中的一种享受!本来数学是干瘪瘪的题的演讲,是枯燥乏味的数字的演算!但他的数学课,学生爱听,喜欢听!他注重数学知识的严谨性、技巧性、趣味性!注重数学思维能力与方法的培养,数学涵养和数学思想的修炼!

他教过15届毕业班,其高考成绩一直名列市区学校前茅。其99级罗春数学高考113分(当年高考总数120分),名列全市第二的好成绩。高2008级王强数学高考148分。他所任教的班级,历届高考数学成绩比同类平行班高4到11分。所教2014级9班高考数学平均成绩超同类平行最好班5.6分。任教的2019级2班,学生刚入学时,数学平均成绩不到80分,短短一年,学生成绩就大幅提升,本期期中考试,学生数学平均分超过了100分,优生率也由刚入学时的8%达到了现在的48%。担任班主任23年,坚持以高尚的师德感化学生,用爱温暖学生,用严要求学生,用理想、信念激励学生,以丰富的活动濡染学生。言传身教,抓优生,树榜样!对差生,析原因,注爱心!尊重他们的人格,包容他们的缺点与不足,使他们战胜了自卑,燃起了追求的信心!形成了学习性的班级,读书性的班级,互助互帮性的班集体。所带的高2002级1班,高考上线26人,比平行班多8人,高2005级8班,本科上线28人,重本3人,比平行班多9人,高2017级9班,本科上线45人,重本15人,其重本和本科升学率分别达30%和91%。曾多次被评为市、区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市级名师。学生爱数学,也感染了一批年轻教师,成长为教学骨干,其指导的青年教师陈琳在“全国第八届高中青年数学教学优质课展示活动”中荣获国家部级三等奖,指导的赵辰、邱亮、王小红、王岗等10余名教师,在市区数学教学展评中多次获奖,成为了巴中市数学届的佼佼者、名师,学校数学教学的中坚力量。

 

潜心抓教研,硕果自芬芳

在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中,王辉大量阅读教育科研著作,聆听专家讲座,研究名校经验,剖析名师教法。积累教学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科研能力。2014年以来,他作为教科室主任,分管教育科研的副校长,成功组织申报了三个省级课题,10个市、区级课题,主研的3个市级课题在市教育局教学成果评比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3D虚拟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获四川省政府第六届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省级课题《基于3D虚拟技术的交互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在高中数学抽象空间领城的研究》获2018省教育科研课题阶段研究成果二等奖。科研论文《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研究》被国家一级教育期刊《教育研究》杂志刊用,10余篇发表于《四川教育》、《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核心刊物。

image.png

潜心搞科创,千里播清香

王辉2014年负责巴中二中科创工作,组建了科技辅导队伍,2015年筹建了“巴中二中学学生科技创新社团”,2020年5月筹建了“巴州区第四中学学生科技创新社团”,先后发展社团成员500余人,每月组织一次科普知识讲座,每半月开展一次小创作或科技实践活动,每两月开展一次科技创新活动比赛。10余人获省创新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学生邓大周,田曜闻分获四川省32届和34届青少年创新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贾虹儒等28人获市科创大赛一等奖。王辉的科创作品《基于3D打印技术的体积法测量不规则平面图形面积》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并获得国家专利。《圆柱斜截椭圆展开法演示正弦曲线仪》获市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2019年9月,《一种圆柱斜截椭圆展开法描绘正弦曲线工具》获国家专利,2019年12月,制作的《高中立体几何多功能教具》获省级二等奖;2020年1月,《一种利用3D打印技术测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获国家专利证书。获巴中市“十佳科创辅导员”称号。

image.png

 

扶贫探新路,抗疫勇担当

王辉在鼎山天马山村,分包3户贫困户,接到任务,他就立刻下村走访,向村社干部了解情况,让社长带他一户户走访,一户户规划,一户因病致贫,一户因无文化,不善经营致贫,一户因年老无力致贫。三户人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住宿环境有点差,卫生条件极差,屋里垃圾遍地,院坝猪牛到处都是屎尿,臭气直扑人的肺腑,在陈仕刚家,他二话不说,拿起扫帚就扫,抡起铲子就铲,社长看不下去,也就同他一起劳动,一个多小时就把地扫干净了,豆大的汗珠如断了线的珠子簌簌掉落下来,弄得陈仕刚一家人很不好意思。王辉告诉老人:环境好了,人的精神就有了,脱贫就有希望了。并为两位老人购买50只小鸭,50只小鸡来饲养。其它两贫困户红着脸,悄悄的回家了去自己打扫。来到严先礼家,地上就打扫得干干净净了。这家人贫困,主要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加之不善经营,吃了上顿,就不考虑下顿了。王辉就规划他家养牛牧羊,因为他屋后是层层草坪,很适合养殖牛羊,并担保贷款为他们家买来一头小牛、五头小羊,邀请专家为他们讲解牛、羊1放养知识,为他们购买了养殖知识手册,逐字逐条教他们。对身患残疾的刘代勇家,妻子身患间隙性精神病,不但不能劳动,有时还找不到回家的路,常常要拜请乡邻去找。王先富身体又有残疾,一个十二岁小女子在乡上读初中,家里没有什么收入。王辉看他屋前有一口近10亩的堰塘,无人管理,就建议社长把堰塘承包给他们,并规划放养鱼苗10万尾。对这三户贫困户,他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和对策,使三户贫困户脱贫。他除上课外,每周都要到这三家看看,给他们讲授知识,灌输道理,激励他们燃起生活的希望!随时给他们送点油,拿点钱。并把国家对贫困户的政策用好、用全。原先贫户以为扶贫得好听,不过做做样子,像一阵风,一吹就过了,殊不知,这次扶贫是实打实,两年多年来,王辉入户不下百次,鞋跑坏了十几双,手磨破了几层皮,终于使三户顺利脱贫。虽然脱了贫,王辉还是关心着他们,还是时常去看望他们,指导他们发展养殖业,搞好庭园经济。

王辉就是这样一个人,就是这样一个农工党人的品性,干事就要干好!就要全身心投入,为工作所想,为工作所急。就是今年新冠病魔肆虐,他也显示出了一个农工党党员的担当和责任!身先士卒,带领二中教师,坚守佛阳社区,坐阵丽景天城。在值勤丽景天城时,一位老大妈不拿证件就想走出去说:“王老师,自家人,不要证件吧!”“大妈,很是对不起!没有出入证,我是不会放行的啊!”老大妈看着他们“疫情防控”的袖章,口罩上方露出“较真”的眼神,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只好折身回去拿出入证。在丽景值勤的两个多月,就是自己的亲戚朋友来访,进出都要检查证件,测量体温,被人们戏称为“门神”。

数十年来,王辉信守“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的箴言,坚持每学期送课下乡活动,坚持农工党人的奉献精神,建言献策,关注民生,为学校的发展竭尽心血,为农工党永葆青春,随时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作为区人大代表,撰写的《增加巴州区中小学实践教育活动基地》的议案,获优秀议案,《化解高中学校债务建议》及《规范托管机构的建议》等议案,获得社会广泛好评!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用来比喻教师,一定会给人以新的启迪,自己不宣传自己,是教师最基本的本质,教师的言、传、身教,人们就会感动不已。所以啊!教师是蜡烛,手中永远提着灯,光芒虽不那么耀眼,却能照亮前行的路。

但王辉认为,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他要更加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增添农工党的光辉而不断奋力前行!